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新型受贿罪研究

中文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6页
引言第16-19页
1 新型受贿罪的概述第19-29页
   ·新型受贿罪的概念界定第19-21页
     ·新型受贿罪的概念第19页
     ·新型受贿罪的特征第19-21页
   ·新型受贿罪的基本类型第21-23页
     ·新型受贿罪类型界定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新型受贿罪的基本类型界定第23页
   ·新型受贿罪的溯及力第23-29页
     ·新型受贿犯罪的法律解释及相关规定第23-26页
     ·法律解释的溯及力第26-27页
     ·我国加入的反受贿的国际公约第27-29页
2 交易形式型受贿第29-45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概述第29-31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概念第29-30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特征第30-31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种类研讨第31-34页
     ·低价买进型第31页
     ·高价卖出型第31-32页
     ·其他类型第32-34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交易标准第34-38页
     ·低价购买新商品房、新车等物品市场价格的认定第34-35页
     ·低价购买二手房、车等物品市场价格的认定第35-36页
     ·低价购买特殊房产受贿案件中市场价格的认定第36-37页
     ·受贿数额计算的基准时间第37-38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38-43页
     ·交易型受贿中“明显”的确定第38-40页
     ·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与以交易形式型受贿的界定第40-42页
     ·国家工作人员的主观认识因素第42-43页
   ·交易形式型受贿的违法所得之追缴第43-45页
3 干股分红型受贿第45-56页
   ·干股的概念特征第45-47页
     ·干股的概念第45-46页
     ·干股的特征第46-47页
   ·干股分红型受贿的种类论析第47-50页
     ·无偿取得型干股受贿第47-48页
     ·借条掩护型干股受贿第48页
     ·低价转让型干股受贿第48-50页
   ·干股转让与股份价值的界定第50-52页
     ·干股转让的认定第50-51页
     ·股份价值的界定第51-52页
   ·干股分红型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第52-54页
     ·瑕疵干股的受贿数额第52-53页
     ·股份价值与红利数额悬殊第53页
     ·扩股过程中接受干股第53-54页
   ·干股分红型受贿的既未遂辨识第54-56页
4 合作投资型受贿第56-65页
   ·合作投资型受贿概述第56-59页
     ·合作投资型受贿的概念特征第56-57页
     ·合作投资型受贿的类型探议第57-59页
   ·合作投资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59-62页
     ·关于实际出资的问题第59-61页
     ·关于参与管理、经营的问题第61页
     ·合作投资受贿数额的认定第61-62页
   ·合作投资型受贿的责任竞合第62-65页
     ·刑事责任竞合第62-63页
     ·行政责任竞合第63-64页
     ·民事责任竞合第64-65页
5 委托理财型受贿第65-75页
   ·委托理财及其法律关系概述第65-67页
     ·委托理财的概念第65-66页
     ·委托理财法律关系第66-67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概述第67-68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概念第67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类型探议第67-68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68-71页
     ·“明显”标准的界定第68-70页
     ·主观认识因素的认定第70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中的疑难问题第70-71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数额计算第71-75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定罪界限第71-73页
     ·委托理财型受贿的数额认定第73-75页
6 赌博型受贿第75-82页
   ·赌博型受贿概述第75-76页
     ·赌博型受贿的概念第75-76页
     ·赌博型受贿的特征第76页
   ·赌博型受贿的种类论证第76-78页
     ·虚假赌博型第77页
     ·提供赌资型第77页
     ·虚假拼赌型第77页
     ·消除赌债型第77-78页
     ·混合方式型第78页
   ·赌博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78-82页
     ·赌博型受贿的理论界定第78-79页
     ·赌博型受贿的数额计算第79-80页
     ·赌博型受贿的罪数形态第80-82页
7 挂名领薪型受贿第82-88页
   ·挂名领薪型受贿概述第82-84页
     ·挂名领薪型受贿的概念第82-83页
     ·挂名领薪型受贿的类型第83-84页
   ·挂名领薪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84-88页
     ·报酬型受贿与合法取酬的界限第84-86页
     ·“双重利用”型报酬的界定第86-88页
8 特定关系型受贿第88-104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概述第88-92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的概念第88-89页
     ·特定关系人的理论解读第89-92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与普通受贿罪的关系第92-95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的类型第92-94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关系第94-95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的共犯形态第95-104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的理论基础第95-96页
     ·特定关系型受贿的客观行为方式第96-98页
     ·特定关系人构成受贿共犯的认定第98-104页
9 权属未变型受贿第104-114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之概述第104-106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的概念第104-105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与借用之界限第105-106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之认定第106-110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的司法认定第106-108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之数额计算第108-110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之既未遂分析第110-114页
     ·受贿罪既未遂之标准第111-112页
     ·权属未变型受贿之既未遂第112-114页
10 新型受贿罪余论第114-130页
   ·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问题第114-121页
     ·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性质认定第114-116页
     ·“及时”要素的理解第116页
     ·“退还”或“上交”的理解第116-118页
     ·界定退还或者上交性质的主客观因素第118页
     ·“不是受贿”的定性分析第118-120页
     ·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不影响构成受贿罪的情形第120-121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问题第121-130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概念与范围界定第122-123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与职后受贿、事后受贿的辨识第123-125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类型第125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构成要件符合性第125-126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的司法认定第126-128页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与斡旋受贿之辨识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36-137页
后记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公共危机预警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