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设计的起点:课程内容与目标分析 | 第16-27页 |
第一节 内容的学科性质分析 | 第16-22页 |
第二节 课程内容结构与目标分析 | 第22-27页 |
一、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目标分析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设计的前提:学习者分析 | 第27-43页 |
第一节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 | 第28-36页 |
一、社会发展对高中生的要求 | 第28-29页 |
二、高中生自身的需求 | 第29-34页 |
三、完成高中其他课程学习的必须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学习者的年龄心理特征分析 | 第36-40页 |
一、高中生的学习信息技术心理特征研究 | 第36-37页 |
二、高中生认知心理的研究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分析 | 第40-43页 |
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析 | 第40-42页 |
二、已有学习基础背景分析 | 第42页 |
三、信息化社会背景分析 | 第42-43页 |
第三章 设计的内容:教学活动和活动策略 | 第43-64页 |
第一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定义和分析 | 第43-44页 |
第二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 | 第44-53页 |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过程与方法 | 第45-47页 |
二、高中信息技术课基于局域网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 第47-49页 |
三、基于Internet的高中信息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 第49-53页 |
第三节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策略的设计 | 第53-59页 |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 | 第53-55页 |
二、以学为主的学习策略 | 第55-59页 |
第四节 活动的展开 | 第59-64页 |
第四章 设计的完善:教学效果评价 | 第64-71页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预设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 | 第65-69页 |
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评价 | 第65-68页 |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评价 | 第68-69页 |
第三节 教学效果分析 | 第69-71页 |
结语 未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的研究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