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1. 鱼类气泡病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引起鱼类气泡病的气体 | 第12页 |
·气体的总气压和分压 | 第12-13页 |
·静水压 | 第13页 |
·压力差 | 第13页 |
·组织内气泡的形成过程 | 第13页 |
·影响组织内气泡形成的因素 | 第13页 |
·常见的诱发鱼类气泡病的环境条件 | 第13-14页 |
·急性气泡病和慢性气泡病 | 第14-15页 |
2. 鱼类气泡病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气泡病的临床诊断 | 第15-16页 |
·鱼类气泡病的前兆 | 第16页 |
·气泡病继发感染微生物病以及患病个体继发气泡病的诊断 | 第16-17页 |
·气泡病的病理诊断 | 第17-18页 |
3. 大口黑鲈气泡病及其防控措施 | 第18-20页 |
·大口黑鲈的气泡病 | 第18-20页 |
·大口黑鲈气泡病的防控 | 第20页 |
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水体分层对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发病的影响 | 第22-2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3. 讨论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人工条件下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 第28-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试验设施及条件 | 第28页 |
·病料采集 | 第28页 |
·水族箱溶氧的监测 | 第28-29页 |
·临床病理解剖 | 第29页 |
·组织病理观察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水族箱溶氧监测结果 | 第29页 |
·临床病理解剖结果 | 第29-31页 |
·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 第31-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诱发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的溶氧条件 | 第36-37页 |
·人工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大口黑鲈气泡病发病规律的区别 | 第37页 |
·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 | 第37页 |
·病理变化在诊断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自然条件下大口黑鲈慢性气泡病的组织病理观察 | 第39-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病料采集 | 第39页 |
·临床病理解剖 | 第39页 |
·组织病理观察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临床病理解剖结果 | 第39-40页 |
·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 第40-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课题资助情况 | 第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