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风暴轴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 ·风暴轴的基本观测特征 | 第8-9页 |
| ·风暴轴与基本气流的相互反馈 | 第9-10页 |
| ·外强迫对风暴轴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风暴轴的产生和维持机制 | 第11-12页 |
| ·东部型风暴轴短期气候异常 | 第12-13页 |
|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 ·资料 | 第14页 |
| ·模式介绍 | 第14-16页 |
| ·主要方法 | 第16-20页 |
| ·31点带通滤波器 | 第16页 |
| ·差值T检验 | 第16-17页 |
| ·线性相关分析 | 第17页 |
| ·回归分析 | 第17-18页 |
|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 | 第18页 |
| ·奇异值分解法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北太平洋东部型风暴轴与海温异常的联系:观测分析特征 | 第20-32页 |
| ·北太平洋东部型风暴轴的统计特征 | 第20-22页 |
| ·北太平洋不同区域风暴轴的EOF分析 | 第22-25页 |
| ·北太平洋不同区域风暴轴与海温异常的SVD分析 | 第25-29页 |
| ·SVD第一模态特征 | 第25-27页 |
| ·SVD第二模态特征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 第四章 北太平洋东部型风暴轴与海温异常的联系:数值试验结果 | 第32-52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 ·模式海温异常 | 第32页 |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 ·控制试验的平均状况 | 第34-37页 |
| ·单一海温关键区SSTA敏感试验 | 第37-45页 |
| ·EPP与EPN | 第38-42页 |
| ·KCP与KCN | 第42-45页 |
| ·两个海温关键区SSTA耦合敏感试验 | 第45-49页 |
| ·EPP&KCP与EPN&KCN | 第46-47页 |
| ·EPP&KCN与EPN&KCP | 第47-49页 |
| ·不同海温关键区SSTA对风暴轴影响的相对贡献分析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冬季海温异常影响北太平洋东部型风暴轴的可能机制 | 第52-66页 |
| ·典型北太平洋风暴轴东(西)部型的环流形势:试验结果 | 第52-59页 |
| ·环流背景场形势 | 第52-54页 |
| ·斜压增长率分布 | 第54-57页 |
| ·天气尺度涡动动量输送 | 第57-58页 |
| ·天气尺度涡动热量输送 | 第58-59页 |
| ·典型北太平洋风暴轴东(西)部型的环流形势:观测结果 | 第59-63页 |
| ·风暴轴和海温配置 | 第59-62页 |
| ·高度场和风场 | 第62-63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63-6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0页 |
| ·主要结论 | 第66-68页 |
|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第68页 |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