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天气现象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Google Earth气象表达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3页 |
|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开发平台简介 | 第13-21页 |
| ·Google Earth平台 | 第13-15页 |
| ·Google Earth简介 | 第13-14页 |
| ·Google Earth特点 | 第14-15页 |
| ·Google Earth应用领域 | 第15页 |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15-20页 |
| ·Google Earth COM API简介 | 第15-17页 |
| ·KML简介 | 第17-18页 |
| ·OpenGL简介 | 第18-19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气象数据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30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21-23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 ·系统结构划分 | 第22-23页 |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3-25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25-28页 |
| ·系统开发流程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天气现象模拟方法研究 | 第30-49页 |
| ·天气现象简介与系统模拟需求 | 第30-32页 |
| ·雨简介 | 第30-31页 |
| ·雪简介 | 第31页 |
| ·云简介 | 第31-32页 |
| ·雾简介 | 第32页 |
| ·天气现象的模拟 | 第32-48页 |
| ·粒子系统与分形算法简介 | 第32页 |
| ·雨的模拟 | 第32-36页 |
| ·雨粒子的形状建模 | 第33-34页 |
| ·雨粒子的运动建模 | 第34-36页 |
| ·雪的模拟 | 第36-45页 |
| ·LS文法绘制雪花曲线 | 第36-39页 |
| ·IFS算法绘制雪花曲线 | 第39-45页 |
| ·云的模拟 | 第45-46页 |
| ·雾的模拟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与测试 | 第49-6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系统登录与Google Earth视图浏览功能实现 | 第49-53页 |
| ·动态更新的天气数据的获取 | 第53页 |
| ·三种模式天气现象可视化效果 | 第53-62页 |
| ·动态图片形式天气现象可视化效果 | 第54-57页 |
| ·网络视频形式天气现象可视化效果 | 第57-58页 |
| ·视景仿真天气现象可视化效果 | 第58-62页 |
| ·三种显示模式优缺点分析 | 第62页 |
| ·系统数据信息管理 | 第62-64页 |
| ·系统维护功能实现 | 第64-65页 |
| ·系统退出功能实现 | 第65-66页 |
| ·系统测试 | 第66页 |
| ·环境测试 | 第66页 |
| ·功能测试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本文总结 | 第67-68页 |
|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