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7页 |
二、 当今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8-15页 |
四、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礼的起源:由鬼神崇拜至祭祀之礼 | 第17-32页 |
一、 鬼神崇拜 | 第19-24页 |
二、 祭祀之礼 | 第24-32页 |
第二章 礼的演变:由祭祀之礼至为国以礼 | 第32-43页 |
一、 以“敬”为核心的祭祀之礼 | 第32-34页 |
二、 “敬”在礼中的广泛渗透 | 第34-40页 |
三、 由敬至德:治国之礼的实现 | 第40-43页 |
第三章 从孔子的鬼神思想看礼治的发展过程 | 第43-55页 |
一、 孔子的鬼神思想:人事主导鬼神之事的礼治思想 | 第43-44页 |
二、 春秋时期之鬼神思想:民为神主之开端 | 第44-47页 |
三、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巫术之排斥 | 第47-49页 |
四、 敬鬼神而远之:民事优于鬼神之事 | 第49-50页 |
五、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孝以事人为目的 | 第50-53页 |
六、 结语:孔子鬼神思想乃儒家仁政思想之基石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礼治的衰落与法家法治思想的兴起 | 第55-67页 |
一、 春秋时代礼治弊端的暴露 | 第55-58页 |
二、 法家法治思想的产生:对礼治的弥补、修正与涵盖 | 第58-63页 |
三、 法家法治思想的发展:对礼治的批判与替代 | 第63-67页 |
余论 | 第67-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