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37页 | 
| 第一章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5页 | 
| 1 病毒基本特征和基因组结构 | 第13-14页 | 
| 2 病毒的转录调控机制 | 第14-15页 | 
| 3 病毒基因组编码的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5-16页 | 
| 4 病毒基因组编码的结构蛋白及其功能 | 第16-18页 | 
| 5 PRRS疾病的防治 | 第18页 | 
| 6 小结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5页 | 
| 第二章 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3’UTR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 第25-37页 | 
| 1 3’UTR结构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 ·计算机方法预测RNA结构 | 第25-26页 | 
| ·试验法测定RNA结构 | 第26-27页 | 
| 2 3’UTR功能研究方法 | 第27页 | 
| 3 3’UTR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27-31页 | 
| ·3’UTR常见结构元件 | 第27-28页 | 
| ·3’UTR一级序列与功能 | 第28-29页 | 
| ·3’UTR二级结构与功能 | 第29-30页 | 
| ·3’UTR高级结构与功能 | 第30-31页 | 
| 4 问题与小结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37-91页 | 
| 第三章 PRRSV基因组3’UTR一级序列、二级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7-43页 | 
| 摘要 | 第37页 | 
| ABSTRACT | 第37-3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8-39页 | 
| ·材料 | 第38-39页 | 
| ·方法 | 第39页 | 
| 2 结果 | 第39-40页 | 
| ·PRRSV 3’UTR一级核苷酸序列比对 | 第39页 | 
| ·APRRSV 3’UTR二级结构预测 | 第39-40页 | 
| 3 讨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PRRSV3’UTR末端序列5’-AAUU-3’对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 第43-61页 | 
| 摘要 | 第43页 | 
| ABSTRACT | 第43-44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52页 | 
| ·质粒和细胞 | 第44-45页 | 
| ·试剂 | 第45页 |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 ·PRRSV3’UTR 5'-AAUU-3’突变质粒特性鉴定 | 第45-52页 | 
| 2 结果 | 第52-57页 | 
|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第52-53页 | 
| ·病毒正负链基因组及亚基因组的检测 | 第53-54页 | 
| ·突变病毒的拯救和突变病毒基因组鉴定 | 第54-55页 | 
| ·突变病毒生长特性分析 | 第55-56页 | 
| ·突变体二级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 3 讨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PRRSV3’UTR末端序列5'-AACCA-3’结构功能的解析 | 第61-91页 | 
| 摘要 | 第61页 | 
| ABSTRACT | 第61-62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75页 | 
| ·质粒和细胞 | 第62-63页 | 
| ·试剂 | 第63页 | 
| ·主要仪器 | 第63页 | 
| ·茎环结构突变体的构建 | 第63-67页 | 
| ·一级序列单位点突变体的构建 | 第67-70页 | 
| ·一级序列缺失突变体的构建 | 第70-73页 | 
| ·突变体转染BHK-21细胞 | 第73页 |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 第73页 | 
| ·病毒正负链基因组及亚基因组的检测 | 第73-74页 | 
| ·转染上清盲传 | 第74页 | 
| ·突变病毒的鉴定 | 第74-75页 | 
| ·病毒生长特性研究 | 第75页 | 
| 2 结果 | 第75-86页 | 
| ·茎环结构突变体的鉴定及结构分析 | 第75-77页 | 
| ·茎环结构突变体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第77页 | 
| ·茎环结构突变体正负链基因组及亚基因组的检测 | 第77-78页 | 
| ·一级结构突变体的鉴定 | 第78-79页 | 
| ·突变体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第79-81页 | 
| ·突变体正负链基因组及亚基因组的检测 | 第81-82页 | 
| ·突变病毒的拯救和突变病毒的基因组鉴定 | 第82-84页 | 
| ·突变病毒生长特性分析 | 第84-86页 | 
| 3 讨论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全文总结 | 第91-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