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10-12页 |
·生态位 | 第12-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3页 |
·自然概况 | 第17-20页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气候 | 第18-19页 |
·土壤 | 第19页 |
·植被 | 第19-20页 |
·水文资源 | 第20页 |
·社会经济情况 | 第20-23页 |
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基础资料收集 | 第23页 |
·外业调查 | 第23页 |
·数据处理计算方法 | 第23-27页 |
·重要值的测定 | 第23-24页 |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 第24页 |
·生态位宽度测定 | 第24-25页 |
·生态位重叠度的测定 | 第25页 |
·生态位相似比例的测定 | 第25页 |
·生态响应的测定 | 第25-27页 |
4. 结果和分析 | 第27-53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特性分析 | 第27-37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重要值分析比较 | 第27-28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28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分析 | 第28-29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度分析 | 第29-33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 第33-36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响应分析 | 第36-37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特性分析 | 第37-53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的重要值分析比较 | 第37-39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生物多样性分析 | 第39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分析 | 第39-41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分析 | 第41-47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 第47-51页 |
·不同人工林群落下草本层主要种群生态响应研究 | 第51-53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53页 |
·生态位宽度 | 第53-54页 |
·生态位重叠度 | 第54页 |
·生态位相似比例 | 第54-55页 |
·生态响应 | 第55页 |
·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介 | 第61-62页 |
导师简介 | 第62-63页 |
获得成果清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