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水量平衡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林冠截留蒸发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林分蒸腾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土壤蒸发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采用涡度相关法进行蒸发散观测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水量平衡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26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研究区地形地貌及土壤特征 | 第16页 |
| ·研究区气候条件 | 第16页 |
| ·试验样地概况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样地布设和观测项目 | 第17-18页 |
| ·观测系统介绍 | 第18-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6页 |
| ·组分法 | 第20-22页 |
| ·涡度相关法 | 第22-23页 |
| ·土壤水分平衡法 | 第23页 |
| ·本研究中的数据质量控制和缺失值填补 | 第23-25页 |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3. 组分法和土壤水分平衡法 | 第26-42页 |
| ·树木蒸腾 | 第26-31页 |
| ·单株样树蒸腾耗水变化特征 | 第26-29页 |
| ·林分蒸腾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 ·环境因子变化对树木蒸腾的影响 | 第31-35页 |
| ·净辐射对树木蒸腾的影响 | 第31-32页 |
| ·饱和水汽压差对树木蒸腾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土壤水分对树木蒸腾的影响 | 第33-35页 |
| ·降雨对树木蒸腾的影响 | 第35页 |
| ·土壤蒸发 | 第35-39页 |
| ·土壤含水率在生长季内的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 ·土壤蒸发在生长季内的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 ·环境因子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土壤蓄水量及蒸发散在生长季内的变化特征 | 第38-39页 |
| ·林冠截留蒸发 | 第39-40页 |
| ·穿透雨 | 第39-40页 |
| ·树干径流 | 第40页 |
| ·林冠截留蒸发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4. 涡度相关法测定林分蒸发散 | 第42-48页 |
| ·能量闭合检验 | 第42-43页 |
| ·生长季内日能量闭合检验 | 第42页 |
| ·生长季内昼夜能量闭合检验 | 第42-43页 |
| ·林分蒸发散在生长季内的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 ·林分蒸发散日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 ·林分蒸发散月变化特征 | 第44页 |
| ·环境因子对林分蒸发散的影响 | 第44-45页 |
| ·饱和水汽压差对林分蒸发散的影响 | 第44-45页 |
| ·土壤水分对林分蒸发散的影响 | 第45页 |
| ·降雨对林分蒸发散的影响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5. 林分水量平衡分析 | 第48-54页 |
| ·降雨年际和年内变化 | 第48-49页 |
| ·降雨年际变化 | 第48页 |
| ·降雨年内变化 | 第48-49页 |
| ·降雨日数和雨强 | 第49页 |
| ·水量平衡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 | 第49-51页 |
| ·不同方法测定林分蒸发散的对比 | 第49-50页 |
| ·月水量衡分析 | 第50页 |
| ·年水量平衡分析 | 第50-51页 |
| ·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分配比例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讨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个人简介 | 第60-62页 |
| 导师简介 | 第62-64页 |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