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5页 |
第一章 民事诉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民事诉权的内涵 | 第15-21页 |
一、 民事诉权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 民事诉权的宪法性 | 第17-19页 |
三、 民事诉权的人权性 | 第19-21页 |
第二节 诉权的功能价值 | 第21-25页 |
一、 保障公民权利 | 第21-22页 |
二、 启动法院审判权 | 第22-23页 |
三、 制约公权力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权保护的现状 | 第25-42页 |
第一节 诉权要件审查的不当 | 第25-29页 |
一、 诉权要件的概念 | 第25-26页 |
二、 法院对诉权要件审查过于传统 | 第26-29页 |
第二节 诉权保护意识的淡薄 | 第29-31页 |
一、 “息讼厌讼”思想使得纠纷止步于诉讼之外 | 第29-30页 |
二、 对社会和谐的过度追求使得纠纷被拒之法院门外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诉权保障立法上的缺陷 | 第31-38页 |
一、 宪法未对民事诉权作出明确规定 | 第31-32页 |
二、 程序法对诉权的规定存在很多缺陷 | 第32-38页 |
第四节 诉权保护实践操作中的其他问题 | 第38-42页 |
一、 法院职权色彩浓重使得公民诉权不能得到公平、公正对待 | 第38-39页 |
二、 法院地位的不独立也使得公民诉权无法保障 | 第39页 |
三、 法院自身工作量繁重使得立案工作质量下降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民事诉权的保护 | 第42-56页 |
第一节 革新诉权要件审查模式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转变诉权保护意识 | 第43-45页 |
一、 提高司法工作人员对诉权的认识 | 第44页 |
二、 提高公民诉权意识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完善诉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45-52页 |
一、 将诉权作为宪法权利予以保护 | 第45-46页 |
二、 进一步完善程序法中对诉权的规定 | 第46-52页 |
第四节 改革诉权保护的司法体制 | 第52-56页 |
一、 限制最高司法机关的随意解释 | 第52-53页 |
二、 提高司法的独立性 | 第53-54页 |
三、 减轻法院立案部门工作压力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