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利用结构生物信息学方法促进药物研发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46页
   ·结构生物信息学第13-33页
     ·利用结构数据进行计算的特殊挑战第13-14页
     ·结构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第14-26页
     ·结构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常用工具和数据库第26-33页
   ·结构生物信息学和其他分支学科的有机融合——研究实例第33-40页
   ·药物研发概述第40-42页
   ·结构生物信息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第42-44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4-46页
第2章 GPCR药效团模型产生的新方法研究第46-64页
   ·引言第46-53页
   ·材料和方法第53-57页
     ·确定GPCR跨膜区氨基酸的位置并对其编号命名第55-56页
     ·对关键氨基酸与药效团特征进行关联,生成两者的关联库第56页
     ·产生一个原始的药效团模型第56页
     ·利用聚类算法(LFD)对原始的药效团模型进行优化第56-57页
     ·利用两种不同方法对我们的方法进行验证第57页
   ·结果第57-62页
     ·利用药效团特征关联库理解GPCR-配体相互作用第58-59页
     ·Pharm-Map-Pick产生的ADRB2药效团模型优于基于受体-配体复合物的模型第59页
     ·方法验证结果Ⅰ:我们的药效团模型能够正确预测GPCR-配体的结合模式第59-60页
     ·方法验证结果Ⅱ:我们的药效团模型在虚拟筛选中表现良好第60-61页
     ·统计分析本研究中产生的所有药效团模型第61-62页
   ·本章讨论和总结第62-64页
第3章 基因组水平预测阿司匹林的作用靶点第64-77页
   ·引言第64-66页
   ·材料和方法第66-68页
     ·总述全基因范围内预测阿司匹林靶点的流程第66-67页
     ·构建人类蛋白结构数据库第67页
     ·检测和比较数据库中阿司匹林结合位点的相似性第67页
     ·分子对接第67-68页
     ·MM-PBSA自由能计算第68页
     ·分子通路富集分析和分子网络构建第68页
   ·结果第68-76页
     ·全基因组范围内阿司匹林靶点的识别第68-72页
     ·阿司匹林潜在靶蛋白的结构多样性第72-73页
     ·阿司匹林与潜在靶点结合模式的多样化第73-74页
     ·阿司匹林与潜在靶点的结合自由能第74页
     ·阿司匹林潜在靶蛋白的分子通路第74-76页
   ·本章总结第76-77页
第4章 识别和比较人类PPI界面上的可药性口袋第77-91页
   ·引言第77-82页
     ·为什么要靶向PPI第77-78页
     ·定义PPI界面第78-79页
     ·PPI界面的特征第79-80页
     ·PPI界面的可药性口袋第80-81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81-82页
   ·材料和方法第82-83页
     ·人类PPI结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第82页
     ·人类PPI结合界面的识别第82-83页
     ·可药性结合口袋的识别第83页
     ·可药性结合口袋的两两相似性比较第83页
   ·结果第83-90页
     ·具有可药性结合口袋的蛋白比例第83-84页
     ·具有可药性结合口袋的蛋白的功能分析第84-86页
     ·可药性结合口袋的体积和氨基酸组成特征第86-87页
     ·同聚体和异聚体蛋白作用的差异第87-88页
     ·发现多个潜在的新靶标第88-89页
     ·可药性结合口袋的相似性网络第89-90页
   ·本章总结第90-91页
第5章 论文总结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6页
附录第106-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LS Ⅱ束流横向截面测量系统的研制及相关研究
下一篇:情绪记忆的海马突触可塑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