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绪论 | 第15-25页 |
1.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3.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1-22页 |
4.文章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22-25页 |
第1章 古巴革命与古美“友谊”的破裂 | 第25-45页 |
·古巴革命前美国在古巴的利益 | 第25-32页 |
·古巴革命爆发的国内背景 | 第32-39页 |
·革命前古巴社会的紧张关系 | 第32-34页 |
·革命前美国对古巴的利益侵害 | 第34-36页 |
·卡斯特罗的反独裁斗争和古巴革命的胜利 | 第36-39页 |
·卡斯特罗的上台和古美“友谊”的破裂 | 第39-45页 |
第2章 古美对抗的阶段性演变 | 第45-79页 |
·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前的紧张对抗阶段(1961~1963) | 第45-51页 |
·“猪湾入侵”及其结果 | 第45-49页 |
·古巴导弹危机 | 第49-51页 |
·导弹危机后的缓和阶段(1963~1989) | 第51-61页 |
·有节制的对抗 | 第51-56页 |
·短暂的松动 | 第56-59页 |
·再度的紧张 | 第59-61页 |
·冷战结束后的古美关系(1990~2008.2) | 第61-79页 |
·“双重经济封锁”下的古美关系 | 第62-64页 |
·对外开放时期的古美关系 | 第64-72页 |
·反恐形势下的古美关系 | 第72-79页 |
第3章 卡斯特罗与古美关系演变 | 第79-119页 |
·卡斯特罗思想的演变 | 第79-94页 |
·上台前的政治理念演变 | 第79-83页 |
·上台后的政治理念演变 | 第83-94页 |
·移民政策演变 | 第94-102页 |
·对国内移民者的政策演变 | 第94-101页 |
·对海外移民的政策演变 | 第101-102页 |
·反“封锁”政策演变 | 第102-111页 |
·冷战时期的反封锁政策 | 第102-108页 |
·后冷战时期的反封锁政策 | 第108-111页 |
·外交政策演变 | 第111-119页 |
·冷战时期“一边倒”、激进的外交政策 | 第111-115页 |
·冷战后“全方位”、和平的外交政策 | 第115-119页 |
第4章 美国因素和美古关系演变 | 第119-149页 |
·美国的全球战略 | 第119-126页 |
·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 | 第119-124页 |
·后冷战时期的全球战略 | 第124-126页 |
·领导人的政治理念 | 第126-132页 |
·从急于推翻古巴政府到允许其存在 | 第126-128页 |
·从提倡与古巴政府“对话”到再度“扼杀” | 第128-130页 |
·从推动古巴政府倒台到促进其向“民主”平稳过渡 | 第130-132页 |
·反古制度安排 | 第132-139页 |
·难民法案 | 第132-135页 |
·制裁法案 | 第135-139页 |
·反古主要活动 | 第139-149页 |
·经济制裁 | 第139-143页 |
·外交孤立 | 第143-145页 |
·颠覆性宣传 | 第145-147页 |
·暗杀行动 | 第147-149页 |
第5章 影响古美关系的其它因素 | 第149-177页 |
·苏联对古美关系的影响 | 第149-163页 |
·对古巴革命的支持 | 第149-153页 |
·导弹的部署和后果 | 第153-156页 |
·对古巴的“卫星化” | 第156-163页 |
·拉美区域力量对古美关系的影响 | 第163-171页 |
·冷战时期美洲国家组织的反古活动 | 第163-167页 |
·冷战后左派力量的兴起 | 第167-171页 |
·古巴裔美国人社团对古美关系的影响 | 第171-177页 |
·社团政治派别 | 第172-174页 |
·社团反古途径 | 第174-177页 |
结论 | 第177-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5页 |
附录 | 第195-19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99-200页 |
后记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