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18页 |
(一)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四) 治理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1、治理的概念 | 第12-13页 |
2、治理的特征 | 第13-14页 |
(五) 我国非政府组织概述 | 第14-18页 |
1. 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和分类 | 第14-15页 |
2. 非政府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 | 第15-17页 |
3.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二、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现状 | 第18-23页 |
(一) 主角与配角关系 | 第18-19页 |
1、公共管理政府大权独揽 | 第18-19页 |
2、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管理有限 | 第19页 |
(二) 强势与弱势关系 | 第19-20页 |
1、非政府组织自身运作能力差 | 第19-20页 |
2、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影响力小 | 第20页 |
3、政府对非政府组织限制过多 | 第20页 |
(三) 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 第20-21页 |
1、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准入制度限制较多 | 第20-21页 |
2、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实行双重监管 | 第21页 |
(四) 主动与被动关系 | 第21-23页 |
1、非政府组织过多依赖政府财政资源 | 第21-22页 |
2、非政府组织角色与功能上的被动性 | 第22-23页 |
三、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3-27页 |
(一) 政府权力过于强大 | 第23-24页 |
1、政府权力集中,缺乏公共责任 | 第23页 |
2、政府权威过大,公众对非政府组织信任失衡 | 第23-24页 |
3、政府使用职权,公民监督现状薄弱 | 第24页 |
(二) 非政府组织发展有限 | 第24-25页 |
1、缺乏独立性,管理落后 | 第24页 |
2、资金及人力资源匮乏 | 第24-25页 |
(三) 政府与社会间沟通不畅 | 第25页 |
(四) 政府与社会合作不力 | 第25-27页 |
四、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和谐关系构建 | 第27-33页 |
(一) 平等合作 | 第27-29页 |
1、治理中的伙伴关系 | 第27-28页 |
2、多元化合作路径 | 第28-29页 |
(二) 相互监督关系 | 第29-30页 |
1、进行社会舆论监督 | 第29页 |
2、通过大众传媒的曝光 | 第29-30页 |
(三) 良性互动关系 | 第30-31页 |
(四) 激励竞争关系 | 第31-33页 |
五、构建我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和谐关系的路径选择 | 第33-39页 |
(一) 提高公民意识,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 第33页 |
(二) 适当放松政府管制,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 | 第33-35页 |
1、改革现存的双重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2、政府资金扶植多样化,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运作能力 | 第34-35页 |
(三) 积极创造环境,为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平台 | 第35-36页 |
1、改善现有的立法制度 | 第35-36页 |
2、建立并健全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社会保障体制 | 第36页 |
(四) 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提高其治理能力 | 第36-39页 |
1、非政府组织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 | 第36-37页 |
2、非政府组织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