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导论 | 第14-24页 |
第一章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纲领 | 第24-40页 |
第一节 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疑难 | 第24-31页 |
一、构成物理世界的对象是什么? | 第24-25页 |
二、科学的理论实体是虚构的吗? | 第25-27页 |
三、可观察行为是内心状态的证据吗? | 第27-28页 |
四、传统反实在论的论证方式及其缺陷 | 第28-31页 |
第二节 达米特的新策略:从形而上学转向意义理论 | 第31-40页 |
一、从争论的对象类到争论的陈述类 | 第33-34页 |
二、对经典逻辑和二值原则的拒斥 | 第34-36页 |
三、一种新的研究纲领:语义反实在论 | 第36-40页 |
第二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基础:数学直觉主义 | 第40-60页 |
第一节 数学柏拉图主义 | 第42-45页 |
第二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 | 第45-48页 |
第三节 区分典范的证明和示范的证明 | 第48-53页 |
第四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的扩展:知识、理解和意义 | 第53-60页 |
第三章 达米特关于"意义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60-87页 |
第一节 指称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61-73页 |
一、单称表达式和复杂表达式 | 第62-68页 |
二、通名的涵义和指称 | 第68-73页 |
第二节 语力理论 | 第73-80页 |
第三节 语言能力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80-87页 |
一、意义理论是理解理论 | 第80-83页 |
二、涵义理论与语言能力的联系 | 第83-87页 |
第四章 达米特关于"时间"问题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87-110页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实在论及其问题 | 第87-98页 |
一、"过去"和"将来"的实在论 | 第87-90页 |
二、"时间"的真实性 | 第90-94页 |
三、"时间"是什么? | 第94-98页 |
第二节 从"时间"转向"时态陈述" | 第98-110页 |
一、关于过去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98-107页 |
二、关于将来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107-110页 |
第五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自我辩护策略 | 第110-125页 |
第一节 语义理论是意义理论的基础 | 第110-113页 |
第二节 "真"是语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 第113-116页 |
第三节 断定的正确性就是"真" | 第116-118页 |
一、"真"与"真"的根据 | 第116-118页 |
二、"真"与演绎推理 | 第118页 |
第四节 推理规则辩护的自返性 | 第118-125页 |
第六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预设 | 第125-143页 |
第一节 所有形而上学问题都是意义问题 | 第125-129页 |
第二节 意义理论的"认知"预设 | 第129-132页 |
一、"真"的可还原性 | 第129-130页 |
二、"真"的可获得性 | 第130-132页 |
第三节 "不可判定陈述"的存在预设 | 第132-139页 |
第四节 达米特哲学的特征 | 第139-143页 |
第七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困境和改进方案 | 第143-153页 |
第一节 困境 | 第143-147页 |
一、本体论的困境 | 第143-145页 |
二、认识论的困境 | 第145-147页 |
第二节 改进方案 | 第147-153页 |
一、取消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截然二分 | 第147-149页 |
二、承认陈述的多样性和"证实"的相对性 | 第149-151页 |
三、意义标准的多元化和实用主义 | 第151-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3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