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此类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文章的主要架构 | 第11-13页 |
2 通信技术综述与井下环境通信特点分析 | 第13-47页 |
·有线网通信技术 | 第13-14页 |
·无线通信技术 | 第14-17页 |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 第14-15页 |
·短距无线数据网络技术 | 第15-17页 |
·ZigBee 传感器网络技术 | 第17-41页 |
·通信网络与 ZigBee 协议 | 第18页 |
·物理层(PHY) | 第18-25页 |
·数据链路层(HLL) | 第25-27页 |
·网络层(NWK) | 第27-39页 |
·应用层(APL) | 第39-40页 |
·ZigBee 协议体系总结 | 第40-41页 |
·甚低频透地通信技术 | 第41-47页 |
·电磁波及频段 | 第41-42页 |
·煤区透地通信简析 | 第42-47页 |
3 基于 ZigBee 技术的矿井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47-65页 |
·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 第47-51页 |
·井下生产环境及影响生产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第49-50页 |
·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系统基础通信技术 ZigBee 的选用 | 第51-61页 |
·井下通信环境 | 第51-52页 |
·电磁波在井下的传输特性 | 第52-55页 |
·既有通信技术 | 第55-57页 |
·ZigBee 技术的选用 | 第57-59页 |
·ZigBee 技术缺点及优化 | 第59-61页 |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矿井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61-65页 |
·系统设计思路 | 第61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61-63页 |
·系统关键技术 | 第63-65页 |
4 基于 ZigBee 技术的矿井监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 第65-123页 |
·网络结构及软件 | 第65-75页 |
·网络体系结构及支持协议 | 第65-70页 |
·网络分层软件及运行 | 第70-75页 |
·监测系统的主体硬件设备及相应软件 | 第75-93页 |
·网关硬件设计 | 第76-80页 |
·网络节点设计及试验设备选型 | 第80-89页 |
·智能传感器 | 第89-93页 |
·监测系统组网及网络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93-107页 |
·系统中 ZigBee 网络节点软件开发平台 | 第93-95页 |
·ZigBee 网络服务的实现 | 第95-100页 |
·ZigBee 协议内常用功能函数 | 第100页 |
·通信网络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100-103页 |
·内部具体网络节点软件 | 第103-107页 |
·监测系统的人机定位及监测信息管理 | 第107-114页 |
·基于 GIS 方式的功能信息系统 | 第107-108页 |
·定位算法 | 第108-111页 |
·MapX 核心组件及数据库 | 第111页 |
·MapX 地图的绘制 | 第111-113页 |
·系统的构建 | 第113-114页 |
·监测系统界面 | 第114-123页 |
·系统的网页界面 | 第114-120页 |
·系统基于 Android 的手机终端显示 | 第120-123页 |
5 甚低频透地通信应急备用系统 | 第123-135页 |
·透地通信的发展 | 第123页 |
·甚低频通信主体硬件 | 第123-128页 |
·天线设计 | 第124-126页 |
·发射与接收机设计 | 第126-128页 |
·甚低频通信系统模拟仿真 | 第128-135页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 | 第128-129页 |
·系统的仿真 | 第129-133页 |
·仿真及其结果分析 | 第133-135页 |
6 总结及展望 | 第135-139页 |
·论文总结 | 第135-137页 |
·未来展望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5页 |
附录 | 第145-154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45-146页 |
B. 论文中部分代码 | 第146-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