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入射波波压力在散体斜坡内的变化机理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波浪对人类的影响 | 第10-11页 |
| ·波浪的定义 | 第11-16页 |
| ·波浪的相关定义 | 第11页 |
| ·波浪的分类 | 第11-13页 |
| ·波浪运动的描述方法和控制方程 | 第13-16页 |
| ·波浪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波浪对岸坡作用简介 | 第16-17页 |
| ·正向入射波对斜坡作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破波压力在岸坡斜坡面上的大小和分布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 ·正向入射波波压力在散体斜坡内的变化机理研究 | 第21-2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试验研究 | 第22页 |
| ·理论研究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正向入射波对散体斜坡作用的试验研究 | 第24-47页 |
| ·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24-25页 |
| ·散体斜坡上波压力特性分析 | 第25-26页 |
| ·初拟试验方案 | 第26-29页 |
| ·确定采样频率 | 第26-28页 |
| ·波要素的确定方法 | 第28-29页 |
| ·确定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 ·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 第29-30页 |
| ·“波压陡”概念 | 第30页 |
| ·确定基础试验方案 | 第30-32页 |
| ·正向入射波波压力对散体斜坡作用机理简述 | 第30-31页 |
| ·制定试验方案 | 第31-32页 |
| ·试验过程 | 第32-39页 |
| ·试验准备 | 第32-37页 |
| ·试验测量 | 第37-39页 |
| ·试验现象分析 | 第39-40页 |
| ·试验数据初步分析 | 第40-46页 |
| ·试验数据 | 第40-45页 |
| ·数据分析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单因素对波压力变化的影响 | 第47-72页 |
| ·研究现状及方法 | 第47-48页 |
| ·最小二乘法简介 | 第48-49页 |
| ·曲线最小二乘拟合 | 第49-51页 |
| ·二次多项式函数拟合举例 | 第51-53页 |
| ·试验数据分析及规律总结 | 第53-70页 |
| ·波高与散体斜坡面上最大波压力的关系 | 第53-54页 |
| ·波长与散体斜坡面上最大波压力的关系 | 第54-55页 |
| ·波陡对散体斜坡面上最大波压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相对水深与散体斜坡面上最大波压力的关系 | 第56-57页 |
| ·波陡与散体斜坡面上最大波压陡的相互关系 | 第57-60页 |
| ·最大破波压力在散体斜坡内的衰减规律 | 第60-67页 |
| ·波陡与散体斜坡内最大波压陡的相互关系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多因素影响下波压力的变化 | 第72-10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2-73页 |
| ·研究方法的探索 | 第73-77页 |
| ·张量空间映射的方法 | 第73-75页 |
| ·移动最小二乘法 | 第75-76页 |
| ·径向基函数法 | 第76页 |
| ·各种方法的对比 | 第76-77页 |
| ·径向基函数 | 第77-86页 |
| ·径向基函数的研究现状 | 第77-79页 |
| ·径向基函数基本理论 | 第79-83页 |
| ·紧支径向基函数插值 | 第83-86页 |
| ·Matlab 软件 | 第86-88页 |
| ·Matlab 软件简介 | 第86-87页 |
| ·Matlab 软件的应用 | 第87页 |
| ·Matlab 软件的特点 | 第87-88页 |
| ·多因素影响下波压陡的变化 | 第88-104页 |
| ·建立数学模型 | 第88-91页 |
| ·实现数值计算 | 第91-96页 |
| ·成果表 | 第96-10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5-108页 |
| ·本文总结 | 第10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105-106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106-10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8-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