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富油小球藻的筛选及其在处理淡水富营养化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1页
 1. 水体富营养化第10-16页
   ·富营养化现状第10页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第10-11页
   ·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来源第11-14页
     ·农田化肥的流失第12-13页
     ·牲畜粪便第13页
     ·污水灌溉第13-14页
     ·地表径流第14页
     ·大气沉降第14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4-15页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第15-16页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第15-16页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第16页
 2 富油小球藻应用的研究第16-20页
   ·应用富油小球藻处理水体富营养化第16-18页
   ·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第18-19页
   ·其他应用第19-20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富油小球藻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第21-3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1-25页
   ·水样的采集第21页
   ·筛选培养基第21页
   ·水样处理第21页
   ·筛选方法第21-22页
   ·富油小球藻藻油脂含量的测定第22页
   ·筛出微藻的鉴定第22页
   ·OD_(680nm)与细胞干重浓度的关系第22-23页
   ·藻的生长曲线第23页
   ·培养条件的研究第23-25页
     ·葡萄糖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3页
     ·碳酸钠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3页
     ·碳酸氢钠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3页
     ·硝态氮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3-24页
     ·亚硝态氮藻对生长的影响第24页
     ·铵态氮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4页
     ·不同pH 对藻生长的影响第24页
     ·最佳培养条件的确定第24-25页
 2 结果分析第25-34页
   ·筛出藻油脂含量分析第25页
   ·OD_(680nm)与细胞干重浓度的关系第25-27页
   ·藻Z-2 的生长曲线第27页
   ·发酵条件的研究第27-34页
     ·葡萄糖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碳酸钠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28-29页
     ·碳酸氢钠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29-30页
     ·硝态氮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30-31页
     ·亚硝态氮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31页
     ·铵态氮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pH 对藻Z-2 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第33-34页
 3 结论第34-35页
第三章 藻Z-2 对氮、磷吸收及机制的研究第35-4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8页
   ·供试富油小球藻第35页
   ·培养基第35页
   ·试剂与主要仪器第35页
   ·藻Z-2 对各个形态的氮及磷的吸收率第35-37页
     ·硝态氮浓度变化第35-36页
     ·亚硝态氮浓度变化第36页
     ·铵态氮浓度变化第36页
     ·磷浓度变化第36-37页
   ·藻Z-2 吸收氮、磷的机制第37-38页
     ·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测定第37页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测定第37-38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第38页
 2 结果分析第38-44页
   ·藻Z-2 对氮和磷的吸收作用第38-42页
     ·对硝态氮的吸收第38-40页
     ·对亚硝态氮的吸收第40页
     ·对铵态氮的吸收第40-41页
     ·对磷的吸收第41-42页
   ·小球藻Z-2 吸收氮磷的机制第42-44页
     ·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第42-43页
     ·谷氨酰胺酶活性测定第43-44页
     ·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第44页
 3 结论第44-46页
第四章 富油小球藻Z-2 的应用研究第46-5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6-48页
   ·富油小球藻Z-2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46-48页
     ·水样采集及处理第46-47页
     ·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第47页
     ·对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第47页
     ·对铵态氮的去除效果第47页
     ·对磷的去除效果第47页
     ·溶解氧含量变化第47-48页
   ·富油小球藻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第48页
     ·粗油脂的制备第48页
     ·合成条件的研究第48页
     ·生物柴油产率的计算第48页
 2 结果分析第48-55页
   ·对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第48-50页
   ·对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第50-51页
   ·对铵态氮的去除效果第51页
   ·对磷的去除效果第51-52页
   ·溶解氧含量变化第52-53页
   ·pH 的变化第53-54页
   ·小球藻在生物柴油合成中的应用第54-55页
 3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茶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下一篇:福建省致病疫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无毒基因AVR3a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