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成仿吾与创造社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第一章 成仿吾——创造社的一根擎天柱第12-20页
 第一节 特殊的编辑风格第12-16页
  一 以“韧带”精神贯穿“创造十年”第12-14页
  二 重视创造精神,努力创造光明第14-16页
 第二节 重视文学批评的编辑特色第16-20页
  一 争取文坛地位的必要措施第16-17页
  二 巩固文坛地位的重要方式第17-18页
  三 确立“创造”形象的重要因素第18-20页
第二章 成仿吾——创造社忠诚的战士第20-32页
 第一节 “象征资本”的积累第20-25页
  一 与胡适的论争——砍向文坛的第一 把“板斧”第20-21页
  二 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登上文坛的策略选择第21-23页
  三 《诗之防御战》——一颗文坛“爆击弹”第23-25页
 第二节 “自我表现”的文学主张——成仿吾的文学批评第25-28页
  一 对“自我表现”文学观的提倡第26-27页
  二 对“自我表现”文学观的维护第27-28页
 第三节 成仿吾的文学批评与期刊的关联性第28-29页
 第四节 方向转换途中的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第29-32页
第三章 成仿吾——同仁的忠诚战友第32-45页
 第一节 精诚合作,共同成就创造之梦——成仿吾与郭沫若第32-36页
  一 十年的精诚合作——成、郭在“创造”中的默契配合第32-35页
  二 携手共创光明——成、郭共同的追求第35-36页
 第二节 情同手足的同仁关系——成仿吾与郁达夫第36-40页
  一 文学创作上的共勉第36-37页
  二 并肩为“创造”而战第37-38页
  三 革命文学思想与“五四”文学思想的碰撞第38-40页
 第三节 从和谐共处到分道扬镳的同仁关系——成仿吾与张资平第40-45页
  一 和谐共处的同仁关系第41-42页
  二 最终的分道扬镳第42-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后记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刘勰奇正观研究
下一篇:八华学校高中年级汉语教学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