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奇正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刘勰奇正观形成的思想条件及内涵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刘勰奇正观形成的思想条件 | 第11-16页 |
一 奇正思想溯源 | 第11-13页 |
二 奇正观形成的思想条件 | 第13-16页 |
第二节 刘勰奇正观的美学内涵 | 第16-21页 |
一 刘勰奇正观的内涵 | 第16-18页 |
二 刘勰对奇正关系的论述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刘勰的奇正观贯穿了《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 第21-39页 |
第一节 奇正观与文原论 | 第21-28页 |
一 经——正的美学规范 | 第21-24页 |
二 纬、骚——奇的文本表征 | 第24-27页 |
三 依雅颂,驭楚篇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奇正观与情采论 | 第28-32页 |
一 “正采”与“奇采” | 第28-31页 |
二 以情驭采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奇正观与通变论 | 第32-37页 |
一 “正变”与“讹变” | 第33-35页 |
二 参古定法,望今制奇 | 第35-37页 |
第四节 奇正观与批评论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刘勰奇正观的评价及其影响 | 第39-43页 |
第一节 唯务折衷——刘勰论文的独特方式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刘勰奇正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