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崎岖地面上小型机器人的多场耦合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课题来源第1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虚拟样机的应用第12-15页
     ·虚拟样机在国内外发展概况第13-14页
     ·ADAMS 在移动机器人运动仿真中的应用第14-15页
   ·多场耦合发展第15-17页
     ·多场耦合介绍第15-16页
     ·多场耦合的分类及其国内外发展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2章 崎岖路面可重构移动机器人动力学仿真第19-51页
   ·引言第19页
   ·ADAMS 仿真的运动学原理第19-22页
     ·建立动力学方程第19-21页
     ·运动学分析第21-22页
   ·机器人虚拟样机和路面的建立第22-32页
     ·ADAMS 软件介绍第22-23页
     ·ADAMS 与三维软件 PROE 数据传输第23-24页
     ·虚拟样机和路面的建立第24-32页
   ·虚拟样机模型仿真结果分析第32-50页
     ·典型对称构型样机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第32-45页
     ·典型非对称构型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第45-50页
   ·结论第50-51页
第3章 ANSYS 对机器人车轮的热—结构耦合分析第51-70页
   ·引言第51页
   ·机器人热—结构耦合分析简介第51-57页
     ·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原理第53-56页
     ·ANSYS 热—结构耦合分析的方法第56-57页
   ·ANSYS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第57-69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单元的选择第57-60页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第60-64页
     ·有限元模型的约束和边界设置第64-69页
   ·本章总结第69-70页
第4章 不同机器人构型的 ANSYS 有限元分析后处理第70-92页
   ·引言第70页
   ·机器人车轮热—结构耦合分析第70-80页
     ·一号轮应变和应力分析第70-72页
     ·二号轮应力和应变分析第72-74页
     ·三号轮应力和应变分析第74-76页
     ·四号轮应力和应变分析第76-78页
     ·四个车轮应力和应变对比分析第78-80页
   ·机器人车轮热—结构耦合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对比第80-82页
   ·不同构型下机器人车轮热—结构耦合分析第82-86页
   ·不同构型的结构设计准则第86-88页
   ·考虑电机电磁影响的多场耦合分析第88-91页
   ·结论第91-92页
第5章 机器人车轮的优化分析第92-106页
   ·引言第92页
   ·ANSYS 参数化设计语言 APDL第92-93页
     ·参数化概念第92页
     ·ANSYS 参数化设计语言 APDL第92-93页
   ·ANSYS 优化分析第93-97页
     ·ANSYS 优化的方法第93-94页
     ·优化过程及其变量的选择第94-97页
   ·VC 与 APDL 的相互嵌套第97-102页
     ·VC 读取 APDL 文件第98-99页
     ·VC 调用 ANSYS 进行批处理第99页
     ·VC 对话框实现 ANSYS 的优化过程第99-102页
   ·ANSYS 优化结果分析第102-105页
   ·本章的结论第105-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型自主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VC和LabVIEW的网位仪显控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