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形貌表征及固体颗粒对轮胎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致谢 | 第8-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湿滑路面上轮胎附着性能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路面形貌表征及其抗滑性能研究 | 第14-18页 |
| ·湿滑路面上轮胎附着性能的研究 | 第18-22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22页 |
| ·课题来源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工作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路面形貌三维表征研究 | 第24-47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路面形貌信息采集及处理 | 第24-28页 |
| ·ATOS 光学扫描仪介绍 | 第24-26页 |
| ·路面形貌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26-28页 |
| ·凹槽路面的模拟构造 | 第28-29页 |
| ·ISO25178 参数表征路面形貌 | 第29-41页 |
| ·ISO25178 参数介绍 | 第29-33页 |
| ·采样间距对路面表征参数的影响 | 第33-36页 |
| ·Sa相同时各模拟路面表征参数比较 | 第36-41页 |
| ·连通性参数表征路面形貌 | 第41-46页 |
| ·连通性参数介绍 | 第41-43页 |
| ·采样间距对路面连通性系数的影响 | 第43页 |
| ·Sa相同时各模拟路面连通性系数比较 | 第43-44页 |
| ·路面连通性系数随高度变化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三章 轮胎-路面滑水模型研究 | 第47-51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物理接触模型 | 第47-48页 |
| ·平均流量模型 | 第48-49页 |
| ·膜厚方程 | 第49-50页 |
| ·载荷平衡方程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固体颗粒对轮胎滑水性能的影响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固体颗粒简介 | 第51页 |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1-56页 |
| ·有限差分法 | 第51-54页 |
| ·数值计算流程 | 第54-56页 |
| ·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分析 | 第56-60页 |
| ·固体颗粒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外载荷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 ·滑动速度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 ·楔角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59页 |
| ·初始高度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粗糙度对胎面单元湿附着性能的影响 | 第60页 |
| ·胎面单元垂直变形分析 | 第60-62页 |
| ·不同阶段的胎面单元垂直变形分布 | 第60-62页 |
| ·固体颗粒等因数对胎面单元垂直变形的影响 | 第62页 |
| ·胎面单元压力分析 | 第62-64页 |
| ·不同阶段的胎面单元压力分布 | 第62-63页 |
| ·固体颗粒等因数对胎面单元压力分布的影响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论文总结 | 第65-66页 |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