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与SP-C互动关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1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服务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第13-14页
     ·工业服务业成为经济体系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支点第14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创新成为创新研究中的焦点领域第14-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6-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8-24页
     ·创新系统理论第18-21页
     ·服务业的创新理论第21-23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与客户的互动理论第23-24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4-27页
     ·产业创新系统第24-25页
     ·工业服务业内涵界定第25-26页
     ·服务第26-27页
     ·服务创新第27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27-30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论文结构第29-30页
   ·创新点与贡献第30-31页
第二章 SP-C互动理论的拓展研究第31-53页
   ·对SP-C互动理论的解析第31-36页
     ·SP-C互动的提出背景分析第31-33页
     ·SP-C互动的内涵分析第33-35页
     ·SP-C互动的模式及平台分析第35-36页
   ·SP-C互动特征的拓展第36-45页
     ·SP-C互动技术特征的研究第36-41页
     ·SP-C互动能力特征的研究第41-44页
     ·SP-C互动市场特征的研究第44-45页
   ·逐次加入三特征的扩展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45-52页
     ·只考虑技术特征的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46-48页
     ·加入能力特征的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48-50页
     ·加入市场特征的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三章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理论研究第53-81页
   ·工业服务业地位、行业与功能的分析研究第53-55页
     ·工业服务业的地位分析第53页
     ·工业服务业的行业细分界定第53-54页
     ·工业服务业的功能分析第54-55页
   ·工业服务业子行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分析与研究第55-64页
     ·金融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第55-58页
     ·物流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第58-61页
     ·科技服务业、咨询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第61-63页
     ·商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第63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共性研究第63-64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中SP-C互动特征的提炼分析研究第64-69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SP-C互动的技术特征研究第64-66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SP-C互动的能力特征研究第66-68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过程中SP-C互动的市场特征研究第68-69页
   ·逐次加入三特征的SP-C互动在工业服务业中的博弈分析第69-74页
     ·只考虑技术特征的工业服务业企业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70-72页
     ·加入能力特征的工业服务业企业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72-74页
     ·加入市场特征的工业服务业企业SP-C互动的博弈分析第74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绩效评估研究第74-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研究假设推导第81-99页
   ·概念模型第81-92页
     ·工业服务业企业互动扩展模型构建第81-87页
     ·组成分析第87-92页
   ·立论依据与假设第92-97页
     ·技术特征假设第92-94页
     ·能力特征假设第94-96页
     ·市场特征假设第96页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第96-97页
   ·研究地区与区域第97-98页
     ·珠三角地区概况第97-98页
     ·珠三角地区的工业服务业发展概况第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第99-104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第99页
   ·分析方法第99-100页
   ·变量测量第100-102页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第100页
     ·量表设计第100-102页
   ·预测试分析第102-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六章 研究分析与发现第104-123页
   ·正式调研样本概况第104-105页
     ·问卷发放与回收第104页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04-105页
   ·效度和信度分析第105-108页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105-107页
     ·信度分析第107-108页
   ·模型拟合与检验第108-122页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110-120页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第120-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七章 研究结果讨论及结论第123-130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123-127页
   ·结论第127-130页
     ·主要结论第127-128页
     ·实践意义第128-129页
     ·展望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6页
附录第146-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1-152页
致谢第152-153页
附件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Mg-Ni系稀土镁基储氢合金的制备工艺探索及其结构与性能
下一篇:中国信贷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