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20页 |
| (一) 选题的缘起 | 第8-10页 |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五)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20页 |
| 1.学前教育 | 第18页 |
| 2.本科生 | 第18页 |
| 3.专业认同 | 第18-20页 |
| 一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调查研究 | 第20-26页 |
| (一) 问卷的设计和回收 | 第20-21页 |
| (二)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21-24页 |
| 1.学生性别的比较分析 | 第21-22页 |
| 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男性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分析 | 第22页 |
| 3.报考志愿的性别差异 | 第22-23页 |
| 4.录取方式的性别差异 | 第23-24页 |
| (三) 主要问题归结 | 第24-26页 |
| 二 学前教育专业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案例分析 | 第26-35页 |
| (一) 进入大学校门前的选择 | 第26-27页 |
| (二) 大学后的专业学习生活 | 第27-31页 |
| (三) 分析与讨论 | 第31-35页 |
| 三 影响学前教育学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因素分析 | 第35-40页 |
| (一) 社会因素 | 第35-36页 |
| 1.传统观念的影响 | 第35页 |
| 2.待遇.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人才录用机制的影响 | 第36页 |
| (二) 学校管理 | 第36-38页 |
| 1.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37页 |
| 2.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 | 第37页 |
| 3.师资队伍的影响 | 第37-38页 |
| (三) 个人因素 | 第38-40页 |
| 1.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教育专业缺乏兴趣 | 第38页 |
| 2.自卑的心理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男生的专业认同 | 第38-39页 |
| 3.对自身的优势没有全面的认识 | 第39-40页 |
| 四 增强学前教育男性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40-51页 |
| (一) 政府策略 | 第40-43页 |
| 1.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真正放活教育 | 第40-41页 |
| 2.改革学前教育领域人才录用机制 | 第41页 |
| 3.正确引导改变传统观念 | 第41-42页 |
| 4.增加学前教育专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幼儿教师的待遇 | 第42-43页 |
| (二) 高校策略 | 第43-47页 |
| 1.改革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体制 | 第43-44页 |
| 2.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 | 第44-46页 |
| 3.优化学前教育的师资团队 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教学队伍 | 第46页 |
| 4.做好学前教育专业男性的心理疏导工作 | 第46-47页 |
| (三) 用人单位策略 | 第47-48页 |
| 1.改变招聘观念 | 第48页 |
| 2.提供进修或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 第48页 |
| 3.增加教师待遇 | 第48页 |
| (四) 个人策略 | 第48-51页 |
| 1.树立改革学前教育专业的使命感,增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感 | 第49页 |
| 2.学会扬长避短,善于发挥自己的强项 | 第49页 |
| 3.努力克服性别歧视塑造健全的性别形象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附录(一) | 第57-60页 |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