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金融公司治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论第9-14页
 第一节 金融机构治理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在逻辑第11-12页
  一、 研究思路第11页
  二、 研究逻辑(重点)第11-12页
 第三节 创新点及不足第12-14页
第一章 综述:公司治理理论源流第14-23页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第14-15页
  一、 委托代理理论第14页
  二、 不完全合约理论第14-15页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5页
 第二节 公司治理机制第15-17页
  一、 激励机制第15-17页
  二、 监督与制衡机制第17页
 第三节 金融公司治理特殊性第17-23页
  一、 金融体系特殊性第18-20页
  二、 金融机构特殊性第20-23页
第二章 金融监管第23-43页
 第一节 金融监管逻辑第23-26页
  一、 “微观审慎”第23-24页
  二、 “宏观审慎”第24页
  三、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第24-26页
 第二节 国际金融监管的产物——巴塞尔协议第26-34页
  一、 “宏观审慎”的产物——巴塞尔 Ⅲ第26-28页
  二、 巴塞尔协议及其发展第28-32页
  三、 巴塞尔 Ⅲ 的影响第32-34页
 第三节 国内监管环境第34-41页
  一、 中国金融监管理念第38页
  二、 我国银行监管政策及影响第38-41页
 第四节 金融监管对中国金融机构治理之影响第41-43页
第三章 金融公司治理结构第43-56页
 第一节 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第43-45页
 第二节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第45-50页
  一、 国有大型银行的“三会一层”结构第48-50页
  二、 股份制银行的“三会一层”第50页
 第三节 激励机制第50-52页
 第四节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第52-56页
  一、 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第52-54页
  二、 股份制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第54-56页
第四章 国有股权与银行治理第56-62页
 第一节 国有控股下代理人的行为——一个数理模型的探索第56-60页
 第二节 国有集中控股双重委托问题第60-62页
第五章 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第62-73页
 第一节 变量选择第62-66页
  一、 被解释变量第62-63页
  二、 金融监管指标的选取第63页
  三、 治理水平指标的选取第63-64页
  四、 高管激励计划第64-65页
  五、 成长性指标选取第65页
  六、 关于所有权虚拟变量第65-66页
 第二节 数据来源说明第66页
 第三节 模型说明第66页
 第四节 计量方法说明第66-68页
 第五节 计量建模第68-69页
 第六节 进一步的分析第69-72页
 第七节 模型解释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讨论第73-76页
 第一节 结论第73-74页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后记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下一篇:我国地铁投融资模式创新探析--北京、香港地铁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