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对丁文江科学成就的研究 | 第9-10页 |
| ·对丁文江政治思想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对丁文江科学思想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 第15-21页 |
| ·丁文江生平简介 | 第15页 |
| ·丁文江所受教育背景 | 第15-21页 |
| ·传统文化的熏陶 | 第16-18页 |
| ·西方文化的洗礼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丁文江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 | 第21-29页 |
| ·丁文江的科学认识论 | 第21-25页 |
| ·丁文江的“存疑唯心论” | 第21-24页 |
| ·惟觉主义思想 | 第24-25页 |
| ·丁文江的科学方法论 | 第25-29页 |
| ·科学辩证法 | 第25-27页 |
| ·实践经验与逻辑的方法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丁文江的其他科学哲学思想 | 第29-36页 |
| ·科学与人生观 | 第29-32页 |
|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时代背景 | 第29-30页 |
| ·科学能解决人生观问题 | 第30-31页 |
| ·精神科学与物质科学 | 第31-32页 |
| ·科学与政治 | 第32-33页 |
| ·科学与宗教 | 第33-34页 |
| ·科学与欧洲文化的破产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丁文江思想的局限性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 第36-41页 |
| ·“唯科学主义”的局限性 | 第36-38页 |
| ·科学方法万能 | 第36-37页 |
| ·唯科学主义的片面性 | 第37-38页 |
| ·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 第38-41页 |
| ·怀疑精神 | 第38-39页 |
| ·实践精神 | 第39页 |
| ·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9-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