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 | 第11-27页 |
一 心理理论研究背景 | 第11-24页 |
1 引言 | 第11页 |
2 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 | 第11-13页 |
3 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 第13-15页 |
·理论论 | 第13页 |
·模仿理论 | 第13-14页 |
·模块论 | 第14页 |
·其它理论 | 第14-15页 |
4 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关于愿望与信念理解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欺骗或说谎行为的研究 | 第16-17页 |
·关于情绪理解的研究 | 第17-18页 |
5 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22页 |
·心理理论与补语句法 | 第18-20页 |
·心理理论与视觉观点采择 | 第20页 |
·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 | 第20-21页 |
·心理理论与家庭环境 | 第21-22页 |
6 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 第22-24页 |
·关于自闭症儿童相关的研究 | 第22-23页 |
·关于听力障碍儿童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相关研究 | 第24页 |
二 本研究的整体构思 | 第24-27页 |
1 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及意义 | 第24-27页 |
·研究的重要性 | 第24-2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过程 | 第27-31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二 实验内容与材料 | 第27-29页 |
1 实验一心理理论任务实验 | 第27-29页 |
2 实验二补语句法任务实验 | 第29页 |
3 实验三视觉观点采择任务实验 | 第29页 |
三 实验步骤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第31-51页 |
一 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31-37页 |
1 不同年龄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情况 | 第31-33页 |
2 7-15 岁智力落后儿童心理理论任务的性别、年龄组别差异比较 | 第33-34页 |
3 不同地域智力落后儿童对心理理论任务的认知情况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二 智力落后儿童对补语句法的理解 | 第37-40页 |
1 智力落后儿童对补语句法理解能力的发展的情况 | 第37-38页 |
2 不同年龄组和性别对智力落后儿童补语句法发展水平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不同地域智力落后儿童对两类补语句法任务的理解情况 | 第39页 |
4 讨论 | 第39-40页 |
三 智力落后儿童对视觉观点采择的理解 | 第40-44页 |
1 智力落后儿童对视觉观点采择理解的基本情况 | 第40-41页 |
2 不同年龄组、性别对视觉观点采择任务上发展的影响 | 第41-42页 |
3 不同地域智力落后儿童在视觉观点采择任务上的发展水平 | 第42页 |
4 讨论 | 第42-44页 |
四 智力落后儿童补语句法、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任务的关系研究 | 第44-51页 |
1 补语句法、视觉观点采择与冲突愿望-信念任务的难度分析 | 第44-45页 |
2 补语句法、视觉观点采择与错误信念任务的难度分析 | 第45-46页 |
3 智力落后儿童补语句法和视觉观点采择发展水平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差异 | 第46-47页 |
4 补语句法和视觉观点采择与心理理论任务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5 智力落后儿童补语句法、视觉观点采择对错误信念成绩预测的多重回归分析 | 第48-49页 |
6 讨论 | 第49-51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51-53页 |
一 智力落后儿补语句法、视觉观点采择和心理理论发展总体情况 | 第51页 |
二 智力落后儿童视觉观点采择、补语句法和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 第51-53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一 结论 | 第53页 |
二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