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异质同构--论唯美主义的审美追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的共通性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7-20页 |
| 一 唯美主义的美学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 第20-40页 |
| 1. 唯美主义 | 第20-29页 |
| ·唯美主义概述 | 第21-24页 |
| ·巅峰时唯美艺术审美特征 | 第24-29页 |
| 2. 消费文化 | 第29-40页 |
| ·消费文化概述 | 第29-36页 |
| ·现代消费文化的审美特征 | 第36-40页 |
| 二 唯美主义的审美追求与消费文化的审美倾向的关联 | 第40-73页 |
| 1. 自相矛盾的两面性 | 第40-45页 |
| ·抗衡物化的艺术利器 | 第40-42页 |
| ·商品社会的潜在渗透 | 第42-45页 |
| 2. 共通性 | 第45-65页 |
| ·共同的时代背景 | 第45-52页 |
| ·瞬间的审美体验 | 第52-58页 |
| ·自我确认的过程 | 第58-65页 |
| 3. 异质性 | 第65-73页 |
| ·深厚文化与强大经济——社会动力的差异 | 第65-69页 |
| ·艺术审美与商品消费——实现方式的差异 | 第69-73页 |
| 三 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同构的内因 | 第73-86页 |
| 1. “代理审美”的假象 | 第73-79页 |
| ·主体地位的丧失 | 第73-76页 |
| ·“代理审美”的中介 | 第76-79页 |
| 2. 文化与结构的对应 | 第79-86页 |
| ·先决意义的教育 | 第80-83页 |
| ·审美指向的身份 | 第83-86页 |
| 结语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附录 | 第91-92页 |
| 后记 | 第9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