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2000系统核心网QoS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CDMA2000 系统QoS 实现综述 | 第12-15页 |
| ·无线接入网的QoS 机制 | 第13页 |
| ·核心网的QoS 机制 | 第13-14页 |
| ·骨干网的QoS 机制 | 第14-15页 |
| ·本文所做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QoS 基本原理介绍 | 第16-20页 |
| ·综合服务模型 | 第16-17页 |
| ·区分服务模型 | 第17-19页 |
| ·区分服务标记域与区分服务标记 | 第17页 |
| ·区分服务中的分类和调节机制 | 第17-18页 |
| ·DiffServ 三种服务类型 | 第18-19页 |
| ·Intserv 与Diffserv 之间的互通 | 第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多核物理单板设计 | 第20-30页 |
| ·XPB 硬件架构 | 第20-21页 |
| ·FPGA 模块设计 | 第21-22页 |
| ·XPB 软件设计 | 第22-25页 |
| ·软件总体架构 | 第22-24页 |
| ·核间通信机制 | 第24页 |
| ·内存管理机制 | 第24-25页 |
| ·控制面核软件工作机制 | 第25-26页 |
| ·控制面核报文的收发方式 | 第26页 |
| ·控制面网口向多个控制面核分发报文的方式 | 第26页 |
| ·媒体面核软件工作机制 | 第26-29页 |
| ·媒体面核线程分配机制 | 第27页 |
| ·数据面报文向各数据核分发机制 | 第27-28页 |
| ·媒体面报文保序处理机制 | 第28-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QoS 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60页 |
| ·QoS 用户面的实现 | 第30-55页 |
| ·实现原理 | 第30-32页 |
| ·分类模块的实现 | 第32-37页 |
| ·CDMA2000 业务分类 | 第32-33页 |
| ·分类模式 | 第33页 |
| ·分类实现 | 第33-34页 |
| ·TCAM 原理 | 第34-35页 |
| ·ACL 采用TCAM 的算法设计 | 第35-37页 |
| ·限速及流量整形模块的实现 | 第37-45页 |
| ·实现原理 | 第37-40页 |
| ·算法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 ·SRTCM 漏桶算法设计 | 第43-44页 |
| ·流限速配置 | 第44页 |
| ·端口限速配置 | 第44-45页 |
| ·队列管理和队列调度模块的实现 | 第45-51页 |
| ·几种常用的队列 | 第45-47页 |
| ·队列管理原理 | 第47-48页 |
| ·队列调度的实现原理 | 第48-49页 |
| ·算法设计 | 第49-51页 |
| ·拥塞避免模块的实现 | 第51-54页 |
| ·原理 | 第51-53页 |
| ·算法设计 | 第53-54页 |
| ·WRED 表数据结构 | 第54页 |
| ·映射模块的实现 | 第54-55页 |
| ·QoS 媒体面的实现 | 第55-58页 |
| ·资源管理模块的实现 | 第55-57页 |
| ·接纳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7-58页 |
| ·QoS 管理面的实现 | 第58-59页 |
| ·数据采集与监控模块的实现 | 第58-59页 |
| ·QoS 参数配置 | 第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测试环境与测试方法 | 第60-67页 |
| ·概述 | 第60-61页 |
| ·测试的概念 | 第60页 |
| ·测试实现方式 | 第60-61页 |
| ·测试环境 | 第61-62页 |
| ·测试方法 | 第62-66页 |
| ·接口板ACL 功能测试 | 第62-63页 |
| ·测试原理 | 第62页 |
| ·测试条件 | 第62页 |
| ·测试用例 | 第62-63页 |
| ·核心网QoS 功能测试 | 第63-66页 |
| ·测试条件 | 第63页 |
| ·测试用例一 | 第63-64页 |
| ·测试用例二 | 第64页 |
| ·测试用例三 | 第64-65页 |
| ·测试用例四 | 第65页 |
| ·测试用例五 | 第65-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