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互动与过程维系--以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中的互动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论 | 第11-21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一) 国外学术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二) 国内学术界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三、研究架构 | 第19-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结构、进程与大国互动 | 第21-26页 |
第一节、过程与关系---过程建构主义 | 第22-24页 |
第二节、大国互动与进程维系的理论假设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 第26-35页 |
第一节、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 第27-29页 |
一、地缘政治利益 | 第27页 |
二、经济利益 | 第27-28页 |
三、安全利益 | 第28页 |
四、能源利益 | 第28-29页 |
五、人文利益 | 第29页 |
第二节、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利益 | 第29-32页 |
一、边界安全 | 第30页 |
二、地缘政治利益 | 第30页 |
三、经济利益 | 第30-31页 |
四、能源利益 | 第31页 |
五、打击“东突”恐怖势力 | 第31-32页 |
第三节、俄罗斯与中国在中亚地区利益的比较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利益、互动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形成 | 第35-52页 |
第一节、中、俄、中亚各国的互动 | 第35-43页 |
一、中俄互动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成 | 第35-41页 |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关系的发展 | 第41-43页 |
第二节、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 | 第43-49页 |
一、边界划分和加强军事互信 | 第44-47页 |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 | 第47-49页 |
第三节、中俄互动与过程维系 | 第49-50页 |
一、合作成员的增多 | 第49-50页 |
二、关键时刻的推动 | 第50页 |
三、合作理念的确立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利益、互动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52-61页 |
第一节、互动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53-56页 |
一、机制建设日趋完善 | 第53-54页 |
二、合作领域不断增多 | 第54页 |
三、对外影响不断扩大 | 第54-55页 |
四、安全合作成效显著 | 第55-56页 |
五、经贸合作进展明显 | 第56页 |
第二节、互动、上海合作组织的问题和合作的限度 | 第56-58页 |
第三节、“弱式”国际制度及其协调作用 | 第58-60页 |
一、中俄对国际制度的谨慎态度 | 第58-59页 |
二、俄罗斯对中国的疑虑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