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孝道与孝道教育理论解读 | 第17-28页 |
(一) 传统孝道的界定与解读 | 第18-21页 |
1. 传统孝道的基本内涵 | 第18-19页 |
2. 对传统孝道的辩证评价 | 第19-21页 |
(二) 现代孝道要义的解读 | 第21-26页 |
1. 现代孝道的意蕴及其特点 | 第21-23页 |
2. 现代孝道存在的必要性 | 第23-26页 |
(三) 孝道教育的涵义与实质 | 第26-28页 |
1. 孝道教育的涵义 | 第26页 |
2. 孝道教育的实质 | 第26-28页 |
二、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时代价值与现代内容探讨 | 第28-34页 |
(一) 何谓大学生孝道教育 | 第28页 |
(二) 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孝道教育的时代价值 | 第28-32页 |
1. 实现大学生自我和谐的必然要求 | 第28-30页 |
2. 创建和谐校园的应然诉求 | 第30页 |
3. 建设和谐家庭的有效手段 | 第30-31页 |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 第31-32页 |
(三) 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现代内容 | 第32-34页 |
1. 养亲教育 | 第32页 |
2. 敬亲教育 | 第32-33页 |
3. 生命教育 | 第33-34页 |
三、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孝道缺失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一)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孝道缺失现象 | 第34-38页 |
1. 不尊重父母的感受 | 第34-35页 |
2. 不体谅父母的艰辛 | 第35页 |
3. 关爱父母的实际行动偏少 | 第35-36页 |
4. 不能满足父母的成就期待 | 第36-37页 |
5. 不爱惜自己,甚至轻生 | 第37-38页 |
(二) 当代大学生孝道缺失的原因 | 第38-42页 |
1. 社会因素:价值取向的异化 | 第38-39页 |
2. 学校因素:孝道教育的缺席 | 第39-40页 |
3. 家庭因素:关爱表达的偏差 | 第40-41页 |
4. 自身因素:孝亲观念的弱化 | 第41-42页 |
四、和谐视阈下大学生孝道教育实施策略选择 | 第42-53页 |
(一) 优化大学生孝道教育的环境 | 第43-46页 |
1. 优化孝道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43-44页 |
2. 塑造良好的家庭孝道教育环境 | 第44-45页 |
3. 营造遵守孝道的社会环境 | 第45-46页 |
(二) 改善大学生孝道教育的课堂教学 | 第46-49页 |
1. 传授孝道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 第46-47页 |
2. 从血肉之情出发,激发孝道情感 | 第47-49页 |
(三) 强化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实践环节 | 第49-52页 |
1. 从日常生活出发,注重孝行的养成 | 第49-50页 |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孝行的训练 | 第50-51页 |
3. 利用相关节日,促进孝行的落实 | 第51-52页 |
(四) 加强大学生自我孝道教育 | 第52-53页 |
1. 自我反省 | 第52页 |
2. 慎独自律 | 第52-53页 |
3. 身体力行 | 第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