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6-2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25-3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25-29页 |
第二节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第三节 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社会基础 | 第32-33页 |
第四节 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33-36页 |
第三章 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分析 | 第36-48页 |
第一节 依托项目模式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共建科研基地模式 | 第38-40页 |
第三节 组建经济实体模式 | 第40-42页 |
第四节 企业参与模式 | 第42-43页 |
第五节 科技园模式 | 第43-44页 |
第六节 联合培养基地模式 | 第44-46页 |
第七节 总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上海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基本概况 | 第48-64页 |
第一节 上海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基本概况 | 第48-52页 |
第二节 上海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运行机制分析 | 第52-59页 |
第三节 上海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9-64页 |
第五章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运行机制的完善途径和建议 | 第64-77页 |
第一节 强化基地管理运作 | 第64-67页 |
第二节 完善高校联合培养体系 | 第67-70页 |
第三节 提高企业参与度 | 第70-72页 |
第四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72-77页 |
结语 | 第77-78页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后记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