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概述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第8-15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隧道通风基本理论与数学模型 | 第16-30页 |
2.1 恒定流理论 | 第16-20页 |
2.1.1 恒定流理论的基本思路 | 第16页 |
2.1.2 隧道风流的作用力 | 第16-18页 |
2.1.3 隧道内污染段长度及需风量 | 第18-19页 |
2.1.4 单线隧道纵向式射流通风计算 | 第19-20页 |
2.2 非恒定流理论 | 第20-30页 |
2.2.1 非恒定流理论的提出 | 第20页 |
2.2.2 隧道内的气流速度 | 第20-22页 |
2.2.3 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 第22-24页 |
2.2.4 非恒定流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 | 第24-30页 |
第3章 单线铁路隧道通风的传统控制方法 | 第30-34页 |
3.1 隧道通风反馈控制 | 第30-31页 |
3.2 洞口风道式通风与通风控制 | 第31-32页 |
3.3 本地监控射流通风技术 | 第32页 |
3.4 可远程集中监控的射流通风技术 | 第32-34页 |
第4章 基于非恒定流理论的单线铁路隧道通风控制方法 | 第34-53页 |
4.1 隧道内气流速度和污染物浓度模拟 | 第34-37页 |
4.1.1 隧道内气流速度模拟 | 第34-36页 |
4.1.2 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模拟 | 第36-37页 |
4.2 隧道通风控制监测参数 | 第37-39页 |
4.3 单线铁路隧道通风特性 | 第39-43页 |
4.3.1 列车长度对隧道通风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2 自然风速对隧道通风的影响 | 第40页 |
4.3.3 列车运行速度对隧道通风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4 隧道长度对隧道通风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 隧道通风控制方法 | 第43-47页 |
4.4.1 基于风机运行时间控制的通风控制方法 | 第44-45页 |
4.4.2 基于风机运行台数控制的通风控制方法 | 第45-47页 |
4.5 基于神经网络的隧道通风控制 | 第47-53页 |
4.5.1 神经网络基础 | 第47-48页 |
4.5.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隧道通风中的应用 | 第48-52页 |
4.5.3 通风设备的运行优化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第53-61页 |
5.1 雷音铺隧道通风 | 第53-56页 |
5.1.1 隧道概况 | 第53-54页 |
5.1.2 通风控制模型 | 第54-56页 |
5.2 分水隧道通风 | 第56-58页 |
5.2.1 隧道概况 | 第56-57页 |
5.2.2 通风控制模型 | 第57-58页 |
5.3 山湾隧道通风 | 第58-61页 |
5.3.1 隧道概况 | 第58-59页 |
5.3.2 通风控制模型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