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以太网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以太网及其发展 | 第11-12页 |
·以太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2页 |
·嵌入式以太网 | 第12页 |
·B/S模式简介 | 第12-13页 |
·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5-28页 |
·ARM处理器LPC1768 | 第15-18页 |
·ARM Cortex-M3内核简介 | 第15-16页 |
·LPC1768微控制器 | 第16-18页 |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第18-20页 |
·系统以太网模块设计 | 第20-27页 |
·LPC1768的以太网控制模块 | 第20-22页 |
·网络接口芯片DP83848C | 第22-24页 |
·LPC1768与DP83848C的接口设计 | 第24-26页 |
·DP83848C与HR911105A接口设计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与移植 | 第28-40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8页 |
·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简介 | 第28-29页 |
·uC/OS-Ⅱ在LPC1768上的移植 | 第29-39页 |
·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 第29-32页 |
·ARM Cortex-M3内核PendSV异常介绍 | 第32页 |
·移植实现 | 第32-39页 |
·OS_CPU.H文件 | 第32-34页 |
·OS_CPU_C.C文件 | 第34-36页 |
·OS_CPU_A.ASM文件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 | 第40-59页 |
·TCP/IP协议概述 | 第40-41页 |
·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实现 | 第41-46页 |
·LwIP简介 | 第41-43页 |
·ARP协议实现 | 第43-44页 |
·IP协议实现 | 第44-45页 |
·TCP协议实现 | 第45-46页 |
·ICMP协议实现 | 第46页 |
·LwIP协议栈的移植 | 第46-58页 |
·实现操作系统模拟层 | 第46-53页 |
·实现网络接口驱动程序 | 第53-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B/S模式下控制平台的实现 | 第59-73页 |
·HTTP协议简介 | 第59-60页 |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 第60-62页 |
·静态web的实现 | 第61页 |
·动态web的实现 | 第61-62页 |
·控制平台的实现 | 第62-71页 |
·系统主页设计与分析 | 第63-64页 |
·功能页面设计与分析 | 第64-71页 |
·系统简介页面 | 第64页 |
·系统参数设置页面 | 第64-67页 |
·系统控制页面 | 第67-71页 |
·Javascript的使用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工作总结 | 第73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 第79-80页 |
附录2 PendSV异常服务函数OSPendSV的汇编代码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