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法官裁判心理的研究路径 | 第11-15页 |
·偏见对法官裁判的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法官裁判的决策过程 | 第13-15页 |
·从认知生态取样偏差看法官裁判 | 第15页 |
·法官裁判的描述性模型 | 第15-19页 |
·Weld的持续衡量模型(Sequential weighting model) | 第16页 |
·贝叶斯(Bayesian)的概率模型 | 第16-17页 |
·Hastie的代数模型(Algebraic models) | 第17页 |
·Kerr的随机过程理论模型(Stochastic process models) | 第17-18页 |
·Pennington和 Hastie:陪审团裁决的故事模型 | 第18-19页 |
·影响法官裁判的因素 | 第19-22页 |
·法官的人格特征 | 第19-20页 |
·原被告双方的特点 | 第20页 |
·认知偏差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问题提出 | 第22-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理论意义 | 第24页 |
·实践意义 | 第24-25页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5-40页 |
研究一 证据呈现顺序对事件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25-38页 |
·引言 | 第25-28页 |
·方法 | 第28-30页 |
·结果 | 第30-35页 |
·讨论和分析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研究二 许霆案:从证据内容特征分析锚定效应对量刑的影响 | 第38-40页 |
·案情 | 第38页 |
·锚定效应对量刑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五部分 总结 | 第40-43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第41-43页 |
·实验研究范式的内在局限 | 第41页 |
·研究角度过于偏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