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第2章 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性质的比较 | 第15-25页 |
| ·西方复仇戏剧的主题性质 动态发展 | 第15-20页 |
| ·中国复仇戏曲的主题性质 稳定不变 | 第20-25页 |
| 第3章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审美认知的异同 | 第25-37页 |
| ·认知取向的差异:深刻的否定与简单的肯定 | 第25-26页 |
| ·复仇意志上的差异:踌躇反思与稳定坚毅 | 第26-29页 |
| ·价值追求的差异:“真”与“善” | 第29-37页 |
| 第4章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中复仇主题存在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 | 第37-51页 |
| ·中西不同的民族社会结构 | 第37-40页 |
| ·动力型文化与个体的主体性和稳定型文化与集体的主体性 | 第40-44页 |
| ·动力型文化与稳定型文化 | 第40-42页 |
| ·集体主体性与个体主体性 | 第42-44页 |
| ·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 第44-51页 |
| ·大陆文化孕育的乐感文化 | 第44-47页 |
| ·海洋文化孕育的罪感文化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