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出水的杀菌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9页 |
·微生物腐蚀 | 第13-14页 |
·油田水系统中的微生物腐蚀 | 第14-18页 |
·油田水系统中微生物类型 | 第14-15页 |
·微生物腐蚀类型 | 第15-17页 |
·油层损害和设备管线腐蚀问题 | 第17-18页 |
·杀菌技术分类 | 第18页 |
·各种杀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 第18-20页 |
·电化学杀菌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电化学杀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电化学杀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页 |
·电化学杀菌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电化学杀菌技术的特征 | 第22页 |
·臭氧的发现与发展 | 第22-23页 |
·臭氧的理化特性 | 第23页 |
·臭氧灭菌机理 | 第23-24页 |
·臭氧的应用技术 | 第24-26页 |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臭氧在化学氧化中的应用 | 第25页 |
·臭氧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第25-26页 |
·臭氧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 | 第26页 |
·臭氧杀菌的技术特征 | 第26-27页 |
·臭氧杀菌的优点 | 第26页 |
·臭氧的毒性 | 第26-27页 |
·臭氧灭菌与传统方法灭菌的比较 | 第27页 |
·臭氧杀菌效果 | 第2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培养基制备及细菌瓶制作 | 第29-38页 |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29-31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所用玻璃器皿 | 第29-30页 |
·其它实验器具 | 第30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0-31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31-34页 |
·无菌操作箱的设计与制作 | 第31页 |
·玻璃器皿的准备 | 第31-32页 |
·培养基的制备及灭菌 | 第32-34页 |
·细菌瓶的制作 | 第34-35页 |
·分析方法 | 第35-38页 |
·最大可能计数法测定细菌的数目 | 第35页 |
·COD 的测定分析 | 第35-36页 |
·BOD_5 的测定分析 | 第36页 |
·臭氧浓度的测定分析 | 第36页 |
·有效氯浓度测定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电化学杀菌实验及分析讨论 | 第38-48页 |
·水样的采集 | 第38页 |
·水样电解 | 第38-39页 |
·水样的稀释和接种 | 第39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9-43页 |
·影响因素的选取 | 第39-40页 |
·正交实验表设计 | 第40-42页 |
·细菌计数 | 第42-43页 |
·单因素验证 | 第43-46页 |
·电解时间的验证 | 第43页 |
·电流密度的验证 | 第43-44页 |
·极板间距的验证 | 第44-45页 |
·pH 值的验证 | 第45-46页 |
·电源类型的验证 | 第46页 |
·最优工艺研究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电化学杀菌机理研究 | 第48-53页 |
·电化学杀菌机理 | 第48-49页 |
·杀菌机理实验 | 第49-51页 |
·电化学杀菌与次氯酸钠杀菌对比 | 第51-53页 |
第五章 臭氧化杀菌实验及分析讨论 | 第53-61页 |
·臭氧的产生方法 | 第53-54页 |
·臭氧杀菌正交实验设计 | 第54-56页 |
·臭氧杀菌实验装置 | 第54页 |
·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 | 第54-55页 |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第55-56页 |
·细菌计数 | 第56-57页 |
·单因素验证 | 第57-59页 |
·臭氧投加量对杀菌率的影响 | 第57页 |
·接触反应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pH 值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臭氧杀菌的最佳工艺 | 第59页 |
·电化学杀菌与臭氧杀菌的比较 | 第59-61页 |
·杀菌效果与能耗对比 | 第59-60页 |
·其它杀菌指标对比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详细摘要 | 第70-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