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论 | 第9-33页 |
一、真理问题的争论 | 第9-21页 |
二、研究真理问题的意义 | 第21-26页 |
三、契约真理论纲要 | 第26-33页 |
第一章 对几种主要真理观的反思 | 第33-60页 |
一、真理符合论 | 第33-40页 |
1. 真理符合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 | 第33-37页 |
2. 真理符合论的局限和难题 | 第37-40页 |
二、真理融贯论 | 第40-46页 |
1. 融贯论的主要代表和主要特征 | 第40-44页 |
2. 对真理融贯论的反思与批判 | 第44-46页 |
三、真理实用论 | 第46-52页 |
1. 重新审视实用主义的若干理由 | 第46-48页 |
2. 实用主义真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48-52页 |
四、对传统真理论的批判总结 | 第52-60页 |
1. 传统真理理论总的特征是一种“发现论的真理观” | 第52-55页 |
2. 传统真理理论与知识联系紧密 | 第55-58页 |
3. 传统真理理论忽视主体间关系 | 第58-60页 |
第二章 走向契约真理 | 第60-78页 |
一、契约真理的逻辑出发点 | 第60-64页 |
1. 物质和实践不是真理的逻辑出发点 | 第60-61页 |
2. 人是契约真理的逻辑起点 | 第61-64页 |
二、真理共同体 | 第64-69页 |
1. 实践共同体的决定性作用 | 第64-67页 |
2. 真理共同体的形成 | 第67-69页 |
三、契约真理的形成 | 第69-78页 |
1. 契约真理的形成条件 | 第69-70页 |
2. 契约真理的内涵 | 第70-76页 |
3. 契约真理形成的意义 | 第76-78页 |
第三章 契约真理的存在根据 | 第78-99页 |
一、契约真理的客观根据 | 第78-82页 |
1. 认知对象的客观性 | 第78-80页 |
2. 认知对象的结构性、秩序性和规律性 | 第80-82页 |
二、契约真理的心理根据 | 第82-92页 |
1. 主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 第82-89页 |
2. 主体认知结构的作用 | 第89-92页 |
三、契约真理的语言根据 | 第92-99页 |
1. 语言的基本功能 | 第92-95页 |
2. 语言与契约真理的形成 | 第95-99页 |
第四章 契约真理本质论 | 第99-120页 |
一、契约真理的真实性 | 第99-103页 |
1. 契约真理的真实性由实践决定 | 第99-101页 |
2. 契约真理真实性的体现 | 第101-103页 |
二、契约真理的约定性 | 第103-108页 |
1. 人类知识中必然存在约定性 | 第103-106页 |
2. 契约真理约定性的形成及其意义 | 第106-108页 |
三、契约真理的完美性 | 第108-112页 |
1. 契约真理的整体性 | 第108-110页 |
2. 契约真理的和谐性 | 第110-111页 |
3. 契约真理的完美性是动态的、发展的 | 第111-112页 |
四、契约真理的工具性 | 第112-120页 |
1. 契约真理的简单性 | 第112-114页 |
2. 契约真理的实用性 | 第114-116页 |
3. 契约真理的艺术性 | 第116-120页 |
第五章 契约真理价值论 | 第120-148页 |
一、契约真理与知识进步 | 第120-132页 |
1. 契约真理与知识构成 | 第120-127页 |
2. 契约真理与知识获取 | 第127-130页 |
3. 契约真理在知识进步中的作用 | 第130-132页 |
二、契约真理与社会交往 | 第132-138页 |
1. 社会交往的三个基本要求 | 第132-135页 |
2. 社会交往对契约真理的作用 | 第135-138页 |
三、契约真理与人类文明 | 第138-148页 |
1. 契约真理与道德律令 | 第138-140页 |
2. 契约真理与法律条文 | 第140-143页 |
3. 契约真理与文化习俗 | 第143-144页 |
4. 契约真理与和谐社会 | 第144-148页 |
结语:现代西方真理论的最新进展 | 第148-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1页 |
后记 | 第161-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