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声誉评价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企业声誉的含义 | 第8-11页 |
·声誉是被感知的并包含有主观的成分 | 第9-10页 |
·声誉是许多利益相关者感知的集合 | 第10-11页 |
·声誉是衡量企业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相对量 | 第11页 |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企业声誉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经营效率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企业成长潜力文献回顾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企业声誉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企业声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6-17页 |
·企业声誉与信誉 | 第16-17页 |
·企业声誉与商誉 | 第17页 |
·企业声誉与品牌 | 第17页 |
·企业声誉性质 | 第17-19页 |
·企业声誉形成的长期性与声誉损毁的短期性 | 第17-18页 |
·企业声誉的主观综合性和滞后性 | 第18页 |
·企业声誉的可塑性 | 第18-19页 |
·企业声誉的相对性 | 第19页 |
·企业声誉的理论及研究方法综述 | 第19-25页 |
·企业声誉理论综述 | 第19-21页 |
·当前声誉研究方法综述 | 第21-25页 |
3. 中国上市公司声誉评价 | 第25-33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7页 |
·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25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7页 |
·样本选取 | 第27页 |
·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28页 |
·基于因子分析的声誉评价模型 | 第28-33页 |
4. 提出假设及建立相关模型 | 第33-42页 |
·提出假设 | 第33页 |
·上市公司声誉与经营效率 | 第33页 |
·上市公司声誉与成长潜力 | 第33页 |
·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模型 | 第33-37页 |
·指标选取 | 第34-35页 |
·样本选取 | 第35页 |
·数据无量纲处理 | 第35-36页 |
·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上市公司成长潜力的评价模型 | 第37-42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39页 |
·样本选取 | 第39页 |
·研究设计 | 第39页 |
·因子分析的结果 | 第39-42页 |
5. 实证结果检验 | 第42-47页 |
·上市公司声誉与经营效率回归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判定系数分析 | 第42页 |
·F和P检验 | 第42-43页 |
·线性回归结果 | 第43-44页 |
·上市公司声誉与成长潜力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判定系数分析 | 第44页 |
·F和P检验 | 第44-45页 |
·线性回归结果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