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 一、秦、汉律中的谋杀 | 第12-24页 |
| (一) 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和江陵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牧杀” | 第12-15页 |
| (二) 《法律答问》中的“谋遣盗杀” | 第15-17页 |
| (三) 《二年律令》中的“谋贼杀” | 第17-21页 |
| 1. 简文的释读问题 | 第17-20页 |
| 2. 律文的分析 | 第20-21页 |
| (四) 汉代的“使人杀人”及“杀人” | 第21-24页 |
| 1. 使人杀人 | 第21-22页 |
| 2. 杀人 | 第22-24页 |
| 二、晋律、北魏律中的谋杀 | 第24-28页 |
| (一) 张斐对“谋”的定义 | 第24-25页 |
| (二) 晋代的“受教杀人” | 第25-26页 |
| (三) 北魏律中的谋杀 | 第26-28页 |
| 三、唐、宋律中的谋杀 | 第28-34页 |
| (一) 唐律中的谋杀罪 | 第28-30页 |
| 1. 唐律关于“谋”的定义 | 第28页 |
| 2. 唐律中关于谋杀罪的规定 | 第28-30页 |
| (二)宋代阿云案“谋杀”之争 | 第30-34页 |
| 四、明、清律中的谋杀 | 第34-39页 |
| (一)《大明律》中的谋杀 | 第34-36页 |
| (二)《大清律例》中的谋杀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9-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