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布线对汽车电磁兼容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论文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电磁兼容问题的数值仿真简介 | 第11-14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6-31页 |
·多导体传输线理论 | 第16-23页 |
·多导体传输线电报方程 | 第16-17页 |
·多导体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感 | 第17-20页 |
·多导体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 第20页 |
·理想多导体传输线电报方程的求解 | 第20-23页 |
·时域有限差分法理论 | 第23-31页 |
·麦克斯韦方程及其 FDTD 差分格式 | 第23-27页 |
·数值稳定性与色散性 | 第27-28页 |
·吸收边界条件 | 第28-31页 |
3 导线串扰研究 | 第31-43页 |
·理想地面上方传输线参数的计算和电报方程的求解 | 第31-37页 |
·理想地面上方多导体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感 | 第31-32页 |
·理想地面上方单导体传输线电报方程的求解 | 第32-36页 |
·多导体传输线负载响应的 BLT 方程 | 第36-37页 |
·导线间的串扰 | 第37-42页 |
·耦合响应与频率的关系 | 第38-39页 |
·耦合响应与导线间距的关系 | 第39-40页 |
·耦合响应与导线离地高度的关系 | 第40页 |
·四平行导线间的串扰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导线辐射研究 | 第43-53页 |
·FDTD 相关处理方法 | 第43-48页 |
·有集中元件的FDTD | 第43-45页 |
·细导线 FDTD 方法 | 第45-48页 |
·终端状态对导线辐射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三种不同情况的时域结果 | 第49-50页 |
·三种不同情况的频域结果 | 第50页 |
·混合方法求解导线的辐射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车内导线电磁兼容问题数值仿真 | 第53-66页 |
·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分析 | 第53-54页 |
·汽车电磁干扰源分析 | 第53-54页 |
·汽车电磁敏感设备分析 | 第54页 |
·汽车电磁干扰耦合路径分析 | 第54页 |
·EMC 问题的建模 | 第54-57页 |
·明确 EMC 模拟的目的 | 第55页 |
·正确把握问题所属的电磁场性质 | 第55-56页 |
·严格剖析问题的空间维数 | 第56页 |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56页 |
·HFSS 仿真步骤 | 第56-57页 |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分析 | 第57-58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8-60页 |
·车体 | 第59页 |
·ECU | 第59-60页 |
·导线和天线 | 第60页 |
·车内导线间的串扰 | 第60-62页 |
·车内导线的辐射 | 第62-65页 |
·车内导线的辐射 | 第62-64页 |
·激励源与不同位置处天线间的耦合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论文总结 | 第66-68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66-67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