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概述 | 第10-16页 |
·柴科夫斯基的生平概论 | 第10-11页 |
·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 | 第11-12页 |
·文学原著内容概述 | 第12-13页 |
·标题音乐的产生与发展 | 第13-16页 |
2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和声手法 | 第16-47页 |
·调性思维与和声手法 | 第16-25页 |
·曲式结构与调性布局 | 第16-22页 |
·转调手法 | 第22-25页 |
·调式思维与和声手法 | 第25-32页 |
·不同调式类别的交替 | 第26-28页 |
·不同调式类别的复合 | 第28-30页 |
·不同调式类别的对置 | 第30-32页 |
·和弦形式与和弦结构 | 第32-43页 |
·持续音与持续音基础上的复合和弦 | 第32-37页 |
·增六和弦的运用 | 第37-42页 |
·倚音与延留音的运用 | 第42-43页 |
·和声的进行方式 | 第43-47页 |
·变格进行与变格终止 | 第43-45页 |
·属七和弦的连锁 | 第45-47页 |
3 和声的表现功能 | 第47-52页 |
·引子主题—劳伦斯神父与封建势力 | 第47-48页 |
·主部主题—家族世仇 | 第48-50页 |
·运用高叠和弦iv_9表现家族矛盾的尖锐 | 第48-49页 |
·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巧妙结合形成音块,展示出一幅刀光剑影的画面 | 第49-50页 |
·副部主题—美丽的爱情 | 第50-52页 |
4 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民族精神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