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项目来源 | 第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作者所做的工作 | 第11-12页 |
| 第2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问题分析 | 第12-20页 |
| ·低压电力线上输入阻抗的变化特性 | 第12-13页 |
| ·高频信号在低压电力线上的衰减及其变化规律 | 第13-16页 |
| ·低压电力线传输干扰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 ·周期性干扰 | 第16-18页 |
| ·随机性的干扰 | 第18-19页 |
| ·干扰的多变性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电力载波扩频通信技术 | 第20-28页 |
| ·常用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第20-22页 |
| ·双音多频调制方式 | 第20页 |
| ·窄带通信方式(Narrow Band) | 第20-21页 |
| ·线形调频脉冲方式 | 第21页 |
| ·多载波调制方式(Multi Carrier Modulation—MCM) | 第21页 |
| ·超窄带通信方式 | 第21-22页 |
| ·扩频通信方式(Spread Spectrum) | 第22页 |
| ·扩频通信技术 | 第22-27页 |
| ·扩频通信原理 | 第22-23页 |
|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 ·扩频系统处理增益及抗干扰容限 | 第24-25页 |
| ·扩频通信的几种工作方式 | 第25-26页 |
|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的特点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8-35页 |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 ·系统单片机选取 | 第29-30页 |
| ·下位机单元结构 | 第30-31页 |
| ·母板、子板设计 | 第31页 |
| ·载波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 第31-34页 |
| ·带通滤波器电路 | 第32页 |
| ·输出功率放大电路 | 第32-33页 |
| ·电源电路 | 第33-34页 |
| ·载波信号耦合电路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5章 软件设计 | 第35-60页 |
|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35-50页 |
| ·数据采集 | 第35-38页 |
| ·载波通信模块底层软件设计 | 第38-44页 |
| ·电力载波通信协议的定制 | 第44-47页 |
| ·数据的分段检验机制 | 第47-48页 |
| ·下位机的ID号的设置 | 第48-50页 |
| ·通信距离的延伸 | 第50页 |
| ·子板和母板的软件设计 | 第50-52页 |
| ·上位机系统软件设计 | 第52-60页 |
| ·上位机程序功能分析 | 第52-53页 |
| ·串口通信的实现 | 第53-54页 |
| ·实时显示模块 | 第54-55页 |
| ·数据库访问模块 | 第55-58页 |
|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第58-59页 |
| ·故障报警记录查询模块 | 第59-6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