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传动机构集成优化动力平衡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问题的提出——课题来源及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 第9页 |
| ·框架传动机构简介 | 第9-10页 |
| ·刚性机构动力平衡 | 第10-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平衡方法 | 第11-13页 |
| ·弹性机构动力平衡 | 第13-1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4-16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 | 第14-15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内容 | 第15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 | 第15-16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应用范围 | 第16页 |
| ·集成优化技术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第2章 机构动力平衡的基本理论 | 第19-37页 |
| ·平面机构平衡的基本条件 | 第19-20页 |
| ·平面连杆机构摆动力的完全平衡 | 第20-27页 |
| ·摆动力平衡的条件 | 第20页 |
| ·广义质量替代法 | 第20-22页 |
| ·线性无关矢量法 | 第22-23页 |
| ·质量矩替代法 | 第23-27页 |
| ·通路定理与最小配重数 | 第27页 |
| ·摆动力矩的完全平衡 | 第27-32页 |
| ·平面机构摆动力矩 | 第27-30页 |
| ·附加对齿轮法 | 第30-31页 |
| ·附加杆组法 | 第31-32页 |
| ·机构优化动平衡 | 第32-36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32-33页 |
| ·机构综合优化动力平衡 | 第33-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集成优化动力平衡 | 第37-57页 |
| ·相关软件介绍 | 第37-41页 |
|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 介绍 | 第37-39页 |
| ·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iSIGHT 介绍 | 第39-41页 |
|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第41-45页 |
| ·三维模型建立 | 第41页 |
| ·模型数据转换 | 第41-42页 |
| ·曲柄的分拆 | 第42-43页 |
| ·框架传动机构虚拟样机模型 | 第43-45页 |
| ·集成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5-56页 |
| ·优化参数选取 | 第45页 |
| ·目标函数选取 | 第45-46页 |
| ·优化算法选取 | 第46-47页 |
| ·机构动力平衡集成优化流程 | 第47页 |
| ·iSIGHT 环境下的集成优化模型 | 第47-50页 |
| ·参数设置 | 第50-51页 |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含弹性件机构动力平衡 | 第57-65页 |
| ·弹性动力学分析方法概述 | 第57-58页 |
| ·ADAMS 弹性体理论 | 第58-59页 |
| ·弹性体的表示 | 第58页 |
| ·弹性体的运动微分方程 | 第58-59页 |
| ·ADAMS 弹性体的使用 | 第59-60页 |
| ·支架板弹性体建立 | 第60-61页 |
| ·ANSYS 介绍 | 第60页 |
| ·弹性体建立 | 第60-61页 |
| ·左机身含弹性件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第61-62页 |
|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