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3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综述 | 第14-26页 |
·虚拟企业的研究进程 | 第14-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研究现状中的不足分析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6-31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界定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与框架 | 第28-31页 |
2 虚拟企业及虚拟企业的协调 | 第31-54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 | 第31-36页 |
·虚拟企业的概念形成 | 第31-34页 |
·虚拟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 第34-36页 |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性 | 第36-42页 |
·自组织理论 | 第36-40页 |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性分析 | 第40-42页 |
·虚拟企业的模块化特性 | 第42-46页 |
·模块化理论 | 第42-44页 |
·虚拟企业的模块化特性分析 | 第44-45页 |
·模块化是协调虚拟企业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 | 第45-46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 | 第46-52页 |
·虚拟企业协调的核心地位 | 第46-48页 |
·虚拟企业协调的概念 | 第48-50页 |
·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的结构模型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3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形成条件与机理 | 第54-65页 |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形成动力条件分析 | 第54-57页 |
·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原始动力 | 第54-55页 |
·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内在动力 | 第55-56页 |
·虚拟企业自组织形成的动力 | 第56-57页 |
·虚拟企业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模型 | 第57-60页 |
·企业进化的序参量分析 | 第57-58页 |
·虚拟企业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模型建立及分析 | 第58-60页 |
·虚拟企业协同状态的形成 | 第60-63页 |
·虚拟企业协同过程——序参量的形成 | 第60-62页 |
·虚拟企业协同过程模型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4 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的形成机理 | 第65-77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信息平台 | 第65-67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作用机理 | 第67-70页 |
·系统协调的基本原理 | 第67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逻辑模型 | 第67-70页 |
·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的形成过程 | 第70-72页 |
·基于协同的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的形成 | 第70-71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形成过程模型 | 第71-72页 |
·虚拟企业协调机制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72-76页 |
·虚拟企业的运作准则 | 第73-74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决策模式 | 第74页 |
·虚拟企业的协调行为模型分析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虚拟企业的模块化组织结构 | 第77-91页 |
·虚拟企业的组织体系 | 第77-78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模式的一般描述 | 第78-81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概念 | 第78-79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模式的描述 | 第79-81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结构要素及设计 | 第81-88页 |
·模块化的三要素 | 第81-84页 |
·模块化要素间的联系 | 第84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的组织结构设计 | 第84-86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结构的接口设计 | 第86-88页 |
·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运行特性分析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虚拟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 第91-112页 |
·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PPC)系统的分析 | 第91-93页 |
·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型的构建 | 第93-98页 |
·延迟策略与客户订单分离点 | 第93-94页 |
·基于延迟策略的虚拟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总体模型构建 | 第94-98页 |
·虚拟企业生产计划的核心功能 | 第98-103页 |
·虚拟企业的订单管理功能 | 第98-100页 |
·虚拟企业的生产计划编制功能 | 第100-103页 |
·虚拟企业的订单任务分解 | 第103-106页 |
·虚拟企业的任务分解 | 第104页 |
·虚拟企业任务分解的优化模型 | 第104-106页 |
·虚拟企业的生产控制协调策略 | 第106-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7 虚拟企业协调的保障机制 | 第112-126页 |
·虚拟企业的沟通、信任与协调 | 第112-119页 |
·虚拟企业的沟通与沟通的作用 | 第112-115页 |
·虚拟企业的信任与信任的作用 | 第115-116页 |
·虚拟企业的沟通、信任与协调的关系 | 第116-119页 |
·虚拟企业沟通机制的建立 | 第119-123页 |
·虚拟企业沟通机制的构建 | 第119-121页 |
·虚拟企业沟通机制的运作 | 第121-123页 |
·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的建立 | 第123-125页 |
·信誉认证与评审机制 | 第123-124页 |
·基于信誉的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的框架体系 | 第124-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8 华晨华通虚拟运作分析 | 第126-139页 |
·华晨华通简介 | 第126-127页 |
·华晨华通虚拟运作现状与分析 | 第127-130页 |
·华晨华通虚拟运作的组织形式与分析 | 第127-128页 |
·华晨华通A类型摊铺机的虚拟生产 | 第128-130页 |
·华晨华通虚拟生产中协调实证分析 | 第130-136页 |
·华晨华通虚拟生产中冲突事项的调查 | 第130-131页 |
·华晨华通虚拟生产中导致冲突事项的因素调查 | 第131-133页 |
·华晨华通虚拟生产中协调机制的设计 | 第133-136页 |
·试运行与评价 | 第136页 |
·华晨华通虚拟运作的进一步建议 | 第136-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39-143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39-141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41-14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42-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5页 |
附录 | 第155-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