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蝙蝠携带狂犬病毒的病原生态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4页
 1 狂犬病毒的基本结构第12-15页
   ·狂犬病毒的病毒粒子结构第12-14页
   ·狂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第14-15页
 2 狂犬病毒的生态学分类第15页
 3 狂犬病的发病机制第15-18页
   ·暴露局部第16页
   ·向CNS移行第16-17页
   ·CNS内的扩散第17页
   ·从中枢神经向各器官扩散第17-18页
 4 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第18-22页
   ·病原学检测第18-20页
   ·血清学检测第20-22页
 5 实验室生物安全第22页
 6 与蝙蝠相关的狂犬病流行病学第22-33页
   ·蝙蝠携带的狂犬病毒第23-28页
   ·蝙蝠传播狂犬病的方式第28页
   ·蝙蝠狂犬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第28-30页
   ·蝙蝠狂犬病国内外的流行现状第30-33页
 7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3-34页
第二章 蝙蝠样品的采集及处理第34-4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材料第34-35页
   ·方法第35-37页
 2 结果第37-40页
   ·蝙蝠的采集第37-40页
   ·血清样品第40页
   ·脑组织样品第40页
 3 讨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动物狂犬病nested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2-5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9页
   ·材料第42-44页
   ·方法第44-48页
   ·Nested RT-PCR检测方法的特性检验第48-49页
 2 结果第49-52页
   ·引物的设计第49-50页
   ·Nested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0页
   ·Nested RT-PCR检测方法的特性检验第50-52页
 3 讨论第52-55页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狂犬病检测中的应用第52-53页
   ·部分N基因片段用以做同源性分析的可行性第53-54页
   ·建立的检测方法应用价值第54-55页
第四章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蝙蝠狂犬病毒的系统发生分析第55-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8页
   ·材料第55-57页
   ·方法第57-58页
 2 结果第58-78页
   ·蝙蝠样品的nested RT-PCR检测及阳性片段的克隆测序第58-61页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蝠源RABV部分N、G基因序列比较分析第61-71页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蝠源RABV毒株的系统发生分析第71-78页
 3 讨论第78-83页
第五章 我国部分地区蝙蝠狂犬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第83-9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3-90页
   ·材料第83-85页
   ·方法第85-90页
 2 结果第90-93页
   ·iEAT检测方法的建立第90-91页
   ·iFAT检测蝙蝠血清样品第91-92页
   ·FAVN检测蝙蝠样品血清第92-93页
 3 讨论第93-95页
第六章 结论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5页
附录第105-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图像在应变测量中的数据处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