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物理学论文--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论文

基于VMS系统的农田信息空间变异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精细农业技术思想第11-14页
     ·精细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第11页
     ·精细农业主要支持技术第11-14页
   ·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第14-16页
     ·农田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第14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第14-16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农田电子地图的测绘第18-26页
   ·农田电子地图测绘第18-19页
     ·电子地图主要测绘方法第18-19页
     ·VMS200 GPS田间测绘第19页
   ·VMS系统介绍及农田电子地图绘制第19-24页
     ·VMS系统介绍第19-22页
     ·VMS200系统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第22-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田间信息采集与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第26-41页
   ·土壤采样第26-30页
     ·土壤采样的物理限制因素第26-27页
     ·采样策略的设计第27-29页
     ·采样策略的指导原则第29-30页
   ·土壤养分、产量采集与测定第30-32页
     ·实验田地概况第30页
     ·试验方案设计第30页
     ·土壤养分、产量信息数据的获取第30-32页
   ·常用空间插值方法的研究第32-38页
     ·空间插值的概念第32页
     ·空间插值方法第32-38页
   ·常用插值方法的比较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农田信息空间变异性分析第41-52页
   ·变异性概述第41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41-44页
     ·经典统计数据处理方法第41-42页
     ·地统计学数据处理第42-44页
   ·统计分析结果第44-48页
     ·土壤养分、产量数据的统计特征值计算第44-45页
     ·土壤养分、产量数据的正态分布性检验第45-46页
     ·土壤养分、产量数据半方差图的绘制及空间变异特征参数的分析第46-48页
   ·土壤养分、产量等值线分布图的绘制与分析第48-50页
     ·Surfer8.0软件介绍第48页
     ·土壤养分数据空间分布图分析第48-49页
     ·产量数据空间分布图分析第49-50页
   ·采样点小麦长势与土壤养分、产量分布图的相互关系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第52-65页
   ·农田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目的第52页
   ·软件工程及软件系统开发模型第52-53页
   ·系统开发方式第53-55页
     ·组件式 GIS及其特点第54-55页
   ·系统开发环境第55-56页
     ·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第55页
     ·MapX制图与GIS功能组件第55-56页
   ·属性数据库的管理第56-57页
     ·属性数据库的选择第56页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第56-57页
   ·系统开发流程第57页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第57-59页
   ·系统各功能模块介绍第59-63页
     ·系统主界面设计第59页
     ·系统文件接口模块第59-60页
     ·具体点位置信息查询模块第60-61页
     ·统计分析模块第61页
     ·空间插值模块第61-63页
     ·专题图管理模块第63页
   ·FarmGIS特征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总结第65-66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66-67页
附录 A FarmGIS系统界面主要源程序第67-73页
附录 B 采样点详细 GPS数据第73-74页
附录 C 部分采样点小麦长势图像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研究课题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研究
下一篇: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