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竹外一枝斜更好”——江南士风的形成及其文化姿态 | 第8-38页 |
一、江南士风的特征 | 第9-19页 |
(一) “江南”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江南士风的文化姿态和精神状态 | 第10-13页 |
(三) 江南文化的特征 | 第13-19页 |
二、晚明:江南士风及其散文创作的历史远景 | 第19-28页 |
(一) 晚明小品的创作理念——崇尚“性灵”、以“情”为尊 | 第20-21页 |
(二) 晚明小品的格调——闲适 | 第21-26页 |
(三) 晚明小品的审美姿态——清赏、清玩之趣 | 第26-28页 |
三、五四:江南士风及其散文创作的历史近景 | 第28-35页 |
四、江南士风的当代接受 | 第35-38页 |
第一章 50-70 年代的江南士风与散文创作 | 第38-73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38-45页 |
第二节 叶圣陶与《小记十篇》 | 第45-50页 |
第三节 艾煊散文 | 第50-60页 |
第四节 周瘦鹃的花木散文 | 第60-65页 |
第五节 丰子恺与《缘缘堂续笔》 | 第65-73页 |
第二章 80 年代江南士风与散文创作 | 第73-97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73-77页 |
第二节 汪曾祺散文 | 第77-85页 |
第三节 忆明珠散文 | 第85-90页 |
第四节 陆文夫散文 | 第90-97页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的江南士风与散文创作 | 第97-125页 |
第一节 概述 | 第97-103页 |
第二节 叶兆言散文 | 第103-109页 |
第三节 费振钟散文 | 第109-119页 |
第四节 车前子散文 | 第119-125页 |
余论 | 第125-12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本文评价的主要散文作品(集)(仅限当代部分) | 第133-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