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6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第2章 竞争战略和动态能力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34页 |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6-21页 |
·战略管理思想的萌芽期(20世纪30年代末~60年代末) | 第16页 |
·战略管理研究框架的成型期(20世纪70年代) | 第16-17页 |
·战略管理理论的争鸣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 第17-21页 |
·动态能力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动态能力理论的历史渊源 | 第21页 |
·动态能力理论的发展 | 第21-22页 |
·动态能力的特征 | 第22-24页 |
·动态能力的本质 | 第24-25页 |
·共同演化下动态匹配理论 | 第25-34页 |
·共同演化动态匹配的基本特征 | 第25-28页 |
·共同演化下动态匹配的运行机制 | 第28-34页 |
第3章 半导体行业与半导体气体企业TNSS简介 | 第34-44页 |
·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 | 第34-35页 |
·电子特殊气体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 | 第35-37页 |
·电子特殊气体产业现状 | 第37-38页 |
·大阳日酸集团简介 | 第38-39页 |
·TNSS公司简介 | 第39-40页 |
·TNSS的业务现状 | 第40-44页 |
第4章 TNSS经营环境分析 | 第44-68页 |
·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 第44-48页 |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预测 | 第48-54页 |
·中国半导体市场发展的环境因素 | 第54-56页 |
·政策环境 | 第54-55页 |
·社会环境 | 第55页 |
·市场环境 | 第55-56页 |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 第56-63页 |
·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 | 第56-57页 |
·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57-59页 |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 第59-61页 |
·替代品 | 第61页 |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程度 | 第61-63页 |
·竞争抗衡因素的动态变化 | 第63-66页 |
·行业的寿命周期在动态变化 | 第63-64页 |
·技术和产品的革新 | 第64-65页 |
·管理风格的动态变化 | 第65-66页 |
·企业战略发生转变 | 第66页 |
·互联网条件下的竞争环境 | 第66-68页 |
·互联网加剧了竞争战略的动态性 | 第66-67页 |
·互联网改变了竞争环境 | 第67-68页 |
第5章 共同演化下的战略选择 | 第68-88页 |
·半导体气体行业与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联分析 | 第68-74页 |
·全球半导体气体行业与半导体行业的相关性 | 第68-71页 |
·中国半导体气体行业与半导体行业的相关性 | 第71-74页 |
·TNSS公司的SWOT分析 | 第74-76页 |
·优势 | 第75页 |
·劣势 | 第75-76页 |
·机会 | 第76页 |
·威胁 | 第76页 |
·SWOT战略选择 | 第76-79页 |
·动态竞争战略 | 第79-84页 |
·进攻战略 | 第79-80页 |
·防御战略 | 第80-82页 |
·标杆学习 | 第82-83页 |
·互联网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 第83-84页 |
·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 第84-88页 |
·战略匹配与竞争优势 | 第84-85页 |
·纵向整合考虑 | 第85-86页 |
·横向拓展分析 | 第86-87页 |
·跨产业经营 | 第87-88页 |
第6章 实现动态匹配目标的战略措施 | 第88-100页 |
·战略实施对策 | 第88-90页 |
·人力资源配置 | 第90-91页 |
·组织结构 | 第91-94页 |
·组织结构的动态选择 | 第92-93页 |
·新型组织结构 | 第93-94页 |
·企业文化建设 | 第94-95页 |
·制度环境 | 第94页 |
·企业文化 | 第94-95页 |
·企业能力建设 | 第95-100页 |
·技术 | 第95-96页 |
·营销 | 第96-97页 |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 第97-98页 |
·建设知识型企业提高动态匹配能力 | 第98-10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0页 |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00-101页 |
·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