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系统概述 | 第8-14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8-9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温湿度测控技术概述 | 第10-11页 |
·国内外环境试验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温湿度测控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 第11页 |
·交变温湿度控制系统概述 | 第11-13页 |
·课题主要研究任务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系统硬件和上层软件组成 | 第14-24页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4-17页 |
·整体结构 | 第14-15页 |
·采样设备和控制设备 | 第15页 |
·存储设备和传输设备 | 第15-16页 |
·硬件开发环境 | 第16-17页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17-24页 |
·引导程序blob | 第17-18页 |
·uCLinux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界面程序和主控程序 | 第19-20页 |
·上层软件的交叉编译环境 | 第20-24页 |
第三章 MiniGUI界面程序解析 | 第24-34页 |
·温湿度控制系统的上层软件实现 | 第24-25页 |
·系统整体功能概述 | 第24页 |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 | 第24-25页 |
·MiniGUI介绍 | 第25-28页 |
·MiniGUI的功能特点 | 第25-26页 |
·MiniGUI的技术优势 | 第26-27页 |
·MiniGUI特有的运行模式 | 第27-28页 |
·基于MiniGUI的用户主要控制界面程序分析 | 第28-31页 |
·系统的初始化 | 第28-29页 |
·实时时钟的实现 | 第29-30页 |
·曲线的绘制 | 第30页 |
·应用控制规则 | 第30-31页 |
·数据保存和传输 | 第31页 |
·子界面MiniGUI程序分析 | 第31-34页 |
·曲线选择及设定 | 第31-32页 |
·修改控制规则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MiniGUI界面主机监控的实现 | 第34-45页 |
·网络分层模型 | 第34-35页 |
·客户/服务器模型 | 第35-37页 |
·客户/服务器模型的分类 | 第36页 |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模型 | 第36-37页 |
·温湿度控制系统上服务器的实现 | 第37-41页 |
·TCP协议的socket编程 | 第37-39页 |
·服务器端通信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MiniGUI界面程序的修改 | 第40-41页 |
·主机监控程序的实现 | 第41-45页 |
·Visual Basic中的winsock控件介绍 | 第41页 |
·Winsock控件实现TCP/IP通讯 | 第41-43页 |
·主机监控程序的具体实现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温湿度控制系统网络故障问题的研究 | 第45-57页 |
·系统网络故障问题的发现 | 第45页 |
·使用抓包软件观察系统网络情况 | 第45-49页 |
·在温湿度控制系统上编写发包程序 | 第45-46页 |
·TCP的三次握手原理 | 第46-47页 |
·主机上抓包结果的观察和分析 | 第47-49页 |
·网络故障原因的确认 | 第49-56页 |
·在网卡驱动中增加debug选项 | 第49页 |
·主机抓包结果和系统串口终端显示信息的对比 | 第49-53页 |
·网络故障原因的分析 | 第53-54页 |
·网络故障现象的进一步发现 | 第54-56页 |
·网络故障的解决思路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