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2-3页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一、导论 | 第8-20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1、对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落后的切身感受 | 第8-9页 |
2、对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究有待深入 | 第9页 |
3、教育信息化为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8页 |
1、信息化 | 第12-14页 |
2、教育信息化 | 第14-18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1、研究内容与价值 | 第18页 |
2、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二、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问题 | 第20-38页 |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20-21页 |
(二) 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 第21-23页 |
1、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第21页 |
2、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三) 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第23-38页 |
1、教育信息化硬件数量不足、设备陈旧,且城乡差距大 | 第23-25页 |
2、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滞后,适合民族地区师生需要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稀少 | 第25-27页 |
3、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紧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差 | 第27-31页 |
4、信息技术教育质量差,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程度低 | 第31-35页 |
5、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执行力度薄弱 | 第35-38页 |
三、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的归因 | 第38-46页 |
(一) 观念层面的剖析 | 第38-41页 |
1、技术驱动论误区: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硬”轻“软”,重“建”轻“用” | 第38-39页 |
2、工具、手段论误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重“操作”少“理念” | 第39-40页 |
3、课程中心论误区:信息技术教育课重“教”轻“育” | 第40-41页 |
(二) 物质层面的考察 | 第41-44页 |
1、资金原因: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水平低,且城乡差距大 | 第41-43页 |
2、技术原因:教育信息化软、硬件不匹配,教育应用难度大 | 第43-44页 |
(三) 制度层面的分析 | 第44-46页 |
1、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第44-45页 |
2、相关教育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第45-46页 |
四、促进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 | 第46-58页 |
(一) 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 第46-47页 |
1、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变革的内在动力 | 第46页 |
2、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46-47页 |
3、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第47页 |
(二)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第47-51页 |
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2、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49-51页 |
(三) 重庆市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 第51-58页 |
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基础 | 第51-52页 |
2、加强统筹规划,确保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 第52-54页 |
3、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 | 第54-55页 |
4、鼓励外联内建,促进网络教学资源共建 | 第55-56页 |
5、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质效 | 第56-58页 |
五、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一 | 第64-67页 |
附录二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页 |